资源描述
27《卖木雕的少年》
课时: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2)查询有关“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的资料。(3)通过查资料大体了解六七十年代非洲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出售、摊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 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我们就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世界人民的家。但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洲的人民由于战争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原因,还争扎在贫穷、饥饿、疾病的边缘······这个洲就是非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认识了解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空手跟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四字词语,要求齐读。
2、再读课文1-4自然段,检查词语运用。
(1)这些词语同学们都积累下来了吗?我们学词语既要注意积累又要学会灵活运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4自然段,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给你的印象。
(2)这个填空题你会填吗?一起读一下!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齐读课题,同学们默读课文5-15自然段,说说少年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答)当我捧着这沉甸甸的木雕时,心里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出示)
我们指的是谁呢?一起说!(板书:中国游客 黑人少年)
对!我们是朋友!(板书)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可对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朋友?他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带着问题读课文会读得更棒!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非洲人民的生活,面对这些,善良真诚的中国人曾给予了他们大量无私的帮助,瞧!(出示图片),由此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看见有的同学若有所思,默默点头,能把你想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是呀,在非洲人民的心中,中国人就是他们的----朋友!,那么此时,这个非洲少年看到他的朋友我这个中国游客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为不能把木雕带走而感到怎么样?(遗憾!)(板书)
我们请一位同学读4-9段,其他同学注意: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我”的遗憾?边听边做个记号。
说说你的句子。(出示句子)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听到你突出了一个词语“精美”,谁能说说这件木雕的精美体现在哪里?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哦,他构思新奇,栩栩如生,那么他新奇在哪里呢?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哦,你说得真好,你联系了上面这句话理解了构思新奇的意思,你可真棒!这些坐凳真是既美观又实用,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么精美的坐凳带不走,“我”感到真----“遗憾”!
还有哪些句子?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是的,这句话中有个词,意思是说话毫无条理,让人听不清楚,哪一个?(语无伦次)谁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你!你!你!
还有哪个句子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我”的遗憾?“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我的依依不舍?我如此喜爱象墩,却带不走,非常遗憾,可能这时同行的游客走过来说: “走吧,走吧,到别处看看。”可是我---(学生读)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导游也不停地催促:“上车了,上车了!”可是我不愿离去,我----(学生读)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我们体会到了“我”深深地“遗憾”!少年此时的心情会也感到遗憾,自由读读写少年的句子,用心体会一下。(出示句子)少年为什么遗憾?(因为他的中国朋友有遗憾。)
为了不让我这个中国游客,少年心中的朋友带着“遗憾”回国,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让我们默读10-15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出示句子。
先看第一句,“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找个同学读一读,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专门、等候)再读一遍,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等过人吗? 会有什么心情? 什么表现? 同学们,可能一小时过去了,少年在那里----等候!两小时过去了,少年还在那里---等候!一直等到了暮色降临,同学们,想一想,少年坐在那里等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课件出示提示)内心是多彩的,想象是丰富的,你们看,我们刚才通过丰富的想象走进了少年多彩的内心世界!
从我和少年的对话中,还能感受到什么?同桌分角色读我和少年的对话。(出示句子)
同桌展示读。
我想采访刚才这位中国游客:“当你接过这个沉甸甸的小象墩,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激动、感动)(板书:感动)少年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木雕,让你这么激动?“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一起读一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点符号,是—“!”这个叹号告诉我们“我”的心情是------激动!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小组表演读!
老师也想读,可以吗?好,我来当中国游客,谁来当非洲少年?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给你钱!”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看,少年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谁还想读?好,让我们立起课本,挺起胸膛,再来读一读!
此时,我深深体会到少年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少年耐心地等候,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他诚心地赠送,还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中国和非洲虽远隔万里,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却心连着心,(板书:画心形)成为了好朋友。多么可爱的黑人少年!同学们想夸一夸他吗?拿出你的练习本,写一写,你可以选老师建议的开头,也可以自己写。
展示。(板书:善良、真诚)
带着精美的木雕,我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壮观的大瀑布让我留恋(出示),栩栩如生的木雕令我难忘(出示),让我怀念的还有这位善良真诚的----“卖木雕的少年”! (出示)还有他那句不太标准的中国话“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四、作业:(续写)
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中国游客 非洲少年
遗憾 善良
感动 真诚
我们是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