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学生的锻炼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 教材分析
“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从课的性质角度看是属于球类教材。篮球是一项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和互动,使大部分学生建立正确的上篮技术概念;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并能学以致用,为进一步学习组合技术和教学比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情感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 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四、教学思路
长期以来,体育课就有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实际上,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践的应用及深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实践技术奠定理论基础,还能为实践技术提供理性认知,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从表象转入深层。所以,大力加强理论课的先导作用是体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快慢与运球高低和传球力量之间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运球与传球的衔接
六、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先学再练再总结的教学方法,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让学生明确的意识到学习是需要自觉的,不是别人强加的,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的过程,不是他人包办代替的过程,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自己尝试的结果,不是机械地重复和模仿的结果。
高中体育课教案
授课人:李伟锋 联系方式:15056770667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 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 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5’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 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三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如图示四
七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五:(略)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
结束部分3’
一、整理运动:配乐伸展放松操
二、小结,收回器材。
组织:散点
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课的预计
1、 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