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真题•领悟1-2-4.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04681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领悟1-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真题•领悟1-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题·领悟 做真题 悟高考 1.(2014·山东文综)“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解析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的局面。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D 2.(2014·重庆文综)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解析 由题干中英国的要求和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可看出,李鸿章是要拖延重庆的对外通商,D项正确。A项中“利用”的表述与李鸿章回应的内容不符;B项中“变相”、C项中“借助”的表述在李鸿章的回应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D项。 答案 D 3.(2014·广东文综)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 材料显示民国初年山西某些地方官员出身科举,并且仍行清代官僚之礼仪,说明辛亥革命并未彻底扫清封建传统习俗,故B项符合题意。1917年维新变法运动早已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落后现象,并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1917年国民革命尚未发生,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4·浙江文综)《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解析 根据题干所描述的场景,如“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等,可以判断出其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也未出现“聘请苏联顾问”的现象,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的北京,未出现“攻克南京”的情形,故B项错误。全面抗战始于1937年,与题干情形明显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4·海南单科)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都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解析 材料中周恩来的回忆说明在1928年前,中国从苏联或西欧回国的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清楚中国的革命性质,主要是因为这些回国的共产党人深受俄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不能从中国的实际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因此选择B项。中共一大、二大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了革命目标,排除A项;C项与题意要求相矛盾;D项与题目材料的关系不大。 答案 B 6.(2014·福建文综)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针对民族矛盾加剧而进行的政策调整,“八一宣言”是这种政策调整的具体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项针对的是国内矛盾,也不是在长征期间;B项针对的是党内问题;D项既不是在长征期间,又不针对民族矛盾。 答案 C 7.(2014·山东文综)“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解析 材料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指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共同抗日,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处的时期,均不存在“整个民族……有着统一的指挥”这一现象,故均可排除。 答案 C 8.(2014·安徽文综)下面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解析 ①是淮海战役形势图,②是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③是抗日战争时期形势图,④是渡江战役和人民解放军向东南进军形势图,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