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恐防暴应急预案
1. 做好安全警戒措施
在平时,应当注意加强安保人员和巡逻保卫力量的设置,定期进行系统演练和检查,加强安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更新,提高安保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 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
应当推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编制完整的应急预案,加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发挥应急联动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防范和信息化建设,做好预测预警工作。
3. 加大反恐力度
应当强化反恐思想教育,提高公众及安保人员的反恐、反暴力宣传和防范意识,更新和升级反恐技术设备,加强反恐法律法规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增强公安、武警等反恐力量的统一行动和协同配合能力,打击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的犯罪活动,保障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 提高民众自我保护能力
应当推动公众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应急演练和自救互救训练,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强社区卫生管理和环境卫生维护,完善水电气路管网的巡查监管,提高个人和团体的应对能力,保证各种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 做好群众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应当加强群众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建立起调查研究和信息采集轨迹记录系统,对于发现和收集到的有关安全的信息及时汇总和处理,防止串通和偏颇,保证应对措施的准确和科学性。
6. 进行制度建设
应当进一步明确责任,划定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部门的职责,强化应急保障部门的协同作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各种资源的统筹规划和配置,加大综合执法外部的合作和互动性,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疏导工作。
7. 开展组织团体的应急管理工作
应当加强公共场所、道路、交通枢纽、灾害区域等组织团体的应急管理,加强组织团体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制定和实施,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做好组织团体应对反恐、防爆、防火、防疫等群众安全风险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处理工作。
8. 保障群众权益,做好心理援助与救助
应当做好人员疏散、伤亡救治、遇险求生等一系列群众安全保障措施,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及时组织心理干预和救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和维护工作,尽可能减小灾害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