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靖边县第七小学校级课题申报表
编号: JBQX001
姓 名
李晔
性别
女
年龄
32
学历
本科
学 科
语文
职称
小一
职务
教师
邮编
718500
类 别
E-mail
电话
13429726641
研究时间
年 月—— 月
课题名称
如何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
课题成员
张茹
课题题解(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提高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的研究”是指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低下的现状与原因,通过强化语音、发音训练,强化朗读技巧指导,强化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读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苏轼也曾经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研究目标
1.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水平。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2、 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到渠成,从而也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3、 不但让学生能听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听出文章的重点、中心,而且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出来,并说得清楚、明白,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4、 让学生在无形中积淀思维,丰富自己的想象,积累词汇,进而提高习作能力。
5、 通过研究,掌握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及步骤
方法: 文献研究法 实践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总结集中法.
步骤: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1)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等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收集有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和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的研究
通过教师示范,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向学生讲述优秀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研究在课堂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去掉烦琐的分析,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等朗读技巧的传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变换朗读的形式,使学生的朗读方法形式多样。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的研究(2010.5月—2010.6月)
组织朗读竞赛,促进朗读教学。每一学期,坚持开展一次朗读竞赛活动,其中,既有集体朗读竞赛又有个人朗读竞赛,通过朗读竞赛,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训练效果,从而为更好地改进朗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策略研究。
学生朗读水平的检测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朗读教学的开展。为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了《学生朗读水平评价表》。
3、总结阶段
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成果的
呈现方式
以总结报告和活动过程痕迹资料呈现
学校意见
]
签 名(章)
年 月 日
【说明】
1.类别是指管理类、教学类。
2.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注重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
3.提倡独立研究,一人一题,也可以多人一题。
4.“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考核项目之一。
5.此申报表一式两份,审批立项后,一份交教务处,一份教师自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