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民主与法治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有难有易,在提问的方式上也才采用多种形式,有个别提问、有集体提问,有抢答有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突出了重点、难点知识,主次层次分明。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做了特别的阐释。通过总理在全国人大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从而引出全国人大的职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人大的知识,还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凸显中国民主制度的中国特色,特别设计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差异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民主”的时候更为直观。在依法治国问题上,主要设计了两大案例,一是“大老虎”周永康的落马,一是摔倒老人扶不扶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周永康落马案,体现国家反腐的坚决,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强制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特权阶层,进而感受我国民主法制的进步。通过摔倒老人扶不扶、怎么扶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并积极探索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进而从社会道德的角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基本能过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其中的一些环节学生的表现更是超出预想的精彩,尤其是在“摔倒老人扶不扶,怎么扶?”的讨论环节,学生异常激烈,而且在回到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所有的回答也都能过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点作为老师挺感欣慰。
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多彩,显得有些单一。第二,学科常设题型过少,学生练习题目密度不大,解题技巧的提升度不够。第三,导入新课时幻灯片的播放不够顺利,在视频播放中出现小差错,影响了学生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