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中关村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0分
1.注音5分北京四中网校
①腼腆________ ②徜徉________
③摒弃________ ④惆怅________
⑤自诩________
2.看音写词6分
①xī lái rǎnɡ wǎnɡ ________ ②xiá xiǎnɡ ________
③yǎn huā liáo luàn ________ ④yán jǐn ________
⑤xié mó guǐ suì ________ ⑥jiājuàn ________
3.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2分
A.《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B.苏轼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作品有《东坡乐府》等。
C.沈复,清代作家,著有《浮生六记》。
D.韩非子是春秋时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4.默写填空。7分
①曰:“宁信度,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_?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5分
①汤姆、乔和哈克是《 》中的人物形象。1分
②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 )。1分
③请你用50字左右的一小段文字描述小说中的一个情节。3分
6.对联填空:在括号里填一个字,使对联完整。2分
①海阔无边天作岸;山高绝顶我为( )。
(提示:上、下联都是比喻。参考答案:树、草、峰、高。你选择哪个?)
②心容天地,胆过( )。
(提示:“容”是容得下的意思,“过”是超过的意思,“天地”是天和地的意思。为了音韵的和谐,一般对联都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普通话声调为三声、四声,还有现在一般不去考虑的去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参考答案:张飞、李大胆儿、神鬼、鬼神。你选择哪个?)
7.语文综合性学习。3分
①奥巴马(美国总统)来我校参观,你称呼他什么?1分
②你到北京图书馆去看书,找到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请填写读书文摘卡。
鲁迅文摘
篇名:《________》1分
简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解释方框里的词。6分
①至之市: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必细察其纹理:
④心之所向:
⑤徐喷以烟:
⑥怡然:
2.翻译6分
①作青云白鹤观:
②以丛草为林:
③神游其中:
④兴正浓:
⑤明察秋毫:
⑥项为之强:
3.理解3分
①你如何理解《幼时记趣》中的“趣”?
②郑人买履为什么没有成功?
③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一)《社戏》选段。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1.根据选文内容,分析六一公公是怎样一个直爽、厚道之人。2分
2.分析双喜的话,你觉得他有哪些品质?2分
3.联系课文,对照选文,分析理解:“我”说昨天的戏“好”,都有哪些原因?2分
(二)高尚的行为
就在今天早晨,加罗内让大家认识了他的为人。
上学的路上,我二年级时候的老师叫住我,说她想来我家看看,问我什么时候方便,所以我进校门比平时稍晚一些。老师还没来,教室里有三四个孩子在捉弄可怜的克罗西,就是那个红头发、一条胳膊残疾的孩子,他的母亲是卖菜的。他们用尺子捅他,往他脸上扔栗子皮,模仿他胳膊吊在脖子上的样子,管他叫瘫子、妖怪。克罗西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脸色惨白,一边提防着,一边用哀求的目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希望他们放过他。可是那几个孩子越闹越来劲,克罗西气得浑身发抖,脸也涨红了。突然,弗兰蒂,就是那个一脸坏相的孩子,站到一把椅子上,学着克罗西的母亲来学校接儿子时手上拎着菜篮子的样子,惹得许多同学大笑起来。克罗西气急了,抓起一个墨水瓶,用力朝弗兰蒂的头上掷去,弗兰蒂一低头,墨水瓶正好砸到刚走进门来的老师身上。
所有的同学都赶紧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走到讲台前,脸色煞白,怒声问道: “是谁干的?” 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嗓门,再次喊道:“是谁?” 这时,加罗内出于对克罗西的同情,蹭地站了起来,语气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加罗内,又看了看惊呆的同学们,然后用平静的声音说:“不是你。”
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说:“谁干的站起来,我不会罚他。”
克罗西站了起来,哭着说:“他们打我,侮辱我,我气晕了头,就……”
“你坐下吧!”老师说,“招惹克罗西的人站起来!” 那四个人站了起来,低着头。
老师说:“侮辱一个没招你们没惹你们的同学,捉弄一个残疾人,欺负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弱者,这就是欺软怕硬,是人世间最卑鄙、最可耻的行为!”(第4题)
说完,老师走下讲台,来到低着头的加罗内跟前,用手托着他的下巴,让他抬起头来,注视着他说:“你是个高尚的孩子!”
加罗内借着这个机会在老师的耳边说了点什么,老师转过身来,厉声对那四个犯错误的同学说:“我原谅你们了。”
1.整体感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
2.老师怎么知道不是加罗内惹的祸?2分
3.你认为老师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2分
4.老师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从文学的角度,你觉得好在哪些地方?(倒数第三段,黑体字。要求答出三条理由。)3分
三、作文40分
提示:生活中有很多的细节。早晨出门的时候,脚步轻轻,怕搅扰了别人的美梦;等车的时候抱一本小字典,时不时看上一眼;用水的时候,不四处乱甩乱溅……
请以“细节”为话题,写篇记叙文。
要求:
1.中心要明确,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多个;
2.不允许抄提示;
3.题目自拟,但不能以《细节》为题;
4.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
5.字数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