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学七(上)知识提要(第二章)
一、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
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
无
能繁殖和生长
能新陈代谢
一般有细胞结构
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1、我们依据有无生命将自然界的物体分为 和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有很多,如下表格:
2、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区别,但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 ,自己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而动物不能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
3、我们通过蜗牛实验发现:蜗牛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但无 。
二、动物知识:
1、自然界的动物有125万多种,为了方便研究和识别,我们需要根据特征对它们进行 。
2、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把动物分为 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所有的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由脊椎骨连接而成的 ,内有脊髓。
3、脊椎动物的类别有:
①鱼类:它们受精、幼体发育、成体生活都在 ,用 呼吸,用 游泳,体温 。
②两栖类:如青蛙,它们受精、幼体发育都在 ;幼体用 呼吸,有尾无四肢,成体用 呼吸,无尾有四肢,像它这样的发育我们称为变态发育。两栖类动物体温 , 珍稀的两栖类动物有 ,俗称娃娃鱼。
③爬行类:如蛇、龟、鳄、变色龙、蜥蜴等,它们体内受精、卵生、体表覆盖有 或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开始,但体温 。
④鸟类:鸡、鸭等都属于鸟类。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这在鸟类身上体现很充分。鸟类身体呈 ,前肢特化成 ,体表有 ,体温 ,胸肌发达,脑也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这些特征都与它们的 生活相适应的。
⑤哺乳类:如鲸、海豚、蝙蝠、狗等都属于 类,目前哺乳类动物是分布 ,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它们全身被 ,体温 ,最大的特征是 , 。
4、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类别也有很多,其中最原始的动物是 动物,如草履虫;种类最多的是节肢动物,因为节肢动物里的昆虫是一个大家族,世界上有100万多种昆虫,如蚊子、苍蝇、蟋蟀、蚕,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保护作用的 ,身体分 、
、 三部分。有 对足, 对翅。
三、植物知识:
1、根据自然界的植物有无 可分为 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植物对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很多方面重要作用。
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 植物。
①被子植物的种子有 包被,如 、 等。
被子植物的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和 。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 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 最多、分布 的植物。
②裸子植物的种子是 的,但它们的植株高大,根系 ,抗寒能力强。常见的裸子植物有各种松、杉、柏和 、 等。
3、无种子植物有三个类别:
①蕨类植物:如 。
蕨类植物只有根、 、 , 没有 、 、 。它们生活在
的环境,依靠 繁殖。
②苔藓植物:如 。
苔藓植物只有 和 ,没有根、 、 、 。它们生活在
的环境,也是依靠 繁殖的。
③藻类植物:有多细胞藻类(如 、 )和单细胞藻类(如 )之分。它们既没有
、 、 ,也没有 、 、 ,最原始,只能生活在 中。
4、林耐的生物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奠定了科学生物分类学的基础,现在对生物分类统一用7个等级将生物 分类,这7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即最小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生物之间的共同的越 ,不同的越 。
四、细胞
1、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研究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通过 ,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 所构成,这就是细胞学说。
2、如右图:
①左图是 细胞,右图是 细胞。
②左图中〔1〕 〔2〕 〔3〕
③在右图横线后填写正确的名称。
④我们发现:动植物细胞都有 、 、 结构,
这些称为细胞的基本结构。其中细胞膜的作用是:
;细胞质是 活动的
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有 。
⑤我们还发现: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 、 、 。其中,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 和 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形状;液泡内的液体称为 ,
果汁实际上就是 ;叶绿体内含有 ,是进行 作用的场所。
3、一颗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大树,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大人,都是因为细胞 、 和
的结果。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会出现 ,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5、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些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 和 的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分化的结果是使生物体内出现不同的 。
6、据右图回答: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_ 。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裂可以使它们的 增加。
五、显微镜和装片制作
1、显微镜结构:如右图,写出结构名称:
A、 , B、 ,C、 , K、 ,
F、 , J、 ,
J
I、 ,D、 ,E、 。
2、显微镜的使用:
①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 的地方。
②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根据
光线强弱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
镜,光线强时用 光圈和 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
的圆形光斑。
③放片:把装片放在 上,用压片夹固定。
④调焦:往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双眼在一侧看,
防止物镜顶到装片,损坏装片),然后用 眼观察目镜,一边缓慢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的物象清晰为止。
⑤观察:用 眼观察,右眼也要睁开。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我们看到的“上”字装片的物象是“ ”,物象如果偏左边,要把装片向 移动,才能移到视眼中央;如果物象在左上角,则应把装片向 移动。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放大倍数越大,视眼越暗,视眼范围越 ,视眼中的细胞数目越 。
4、临时装片制作:
⑴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
① 染色 ② 撕取实验材料 ③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④ 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盖玻片
⑵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六、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有些单细胞生物个体 ,所有生命活动都在 内完成,这样的生物叫单细胞生物。
2、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植物有衣藻、小球藻等。
3、细菌也是单细胞生物,但它们的细胞里没有 ,属于 生物。根据细菌形态可将细菌分为 、 和 三类。
4、动植物、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称为 生物。
5、细菌和真菌通常称之为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是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的。
6、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不利,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是 和 。
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构成:人体的细胞分化之后形成不同的 ,由若干个组织构成生物体内的一个个 ,由功能相近的器官组合成一个个 ,从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功能。人体就是由 大系统构成的,但各系统在 和 的调节下,协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所以人体的构成层次是:细胞 人体。
2、植物体的构成较人体简单些,它们的构成层次是:
细胞 植物体。
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营养器官有 、 、 ;
生殖器官有 、 、 。
3、构成植物体器官的组织有 、 、 、 、 。
如一个西红柿的表皮属于 组织;果肉属于 组织;里面的筋络属于 组织。
4、构成动物器官的组织有 、 、 、 。如人的皮肤中,表皮属于 组织;真皮层里的立毛肌属于 组织;热(冷)敏小体属于 组织;血液属于 组织,所以皮肤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人体最大的一个 。
5、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的器官有两部分:
消化道: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
消化腺: ,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消化。如肝脏能分泌胆汁,唾液腺能分泌唾液等。我们通过学习发现,食物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 。
八、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形态特征:如动物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等。
2、植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
3、一种生物的变化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 而造成的。所以保护生物,最重要的保护它们的 。我国为了保护一些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叫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