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使用中国古代艺术.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4559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中国古代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使用中国古代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 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说明当时 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 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 C.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 D.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 【答案】D 【解析】 2、《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答案】C 【解析】 3、右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作,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工笔重彩,追求绚丽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结合图片可知这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的特点,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4、宋代出现了一股嗜古之风,影响到了艺术趣味、学术研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如宋代金石学的兴盛就是明显体现。这股嗜古之风的兴起说明宋代(  ) A.文化的内敛特征已经较为明显 B.理学的影响波及到社会各方面 C.商品经济冲击了儒学积极人世的观念 D.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文化疏离现实 【答案】A 【解析】根据宋代的历史背景可知,宋代嗜古之风的盛行是整个文化日益内敛化的体现,反映出积极干预现实社会,开创性以及恢弘气势的文化特色的消失,故A项正确;南宋之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代时,理学影响没有波及到各方面,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嗜古之风的兴起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D项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5、“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与唐朝诗人窦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答案】D 【解析】 6、“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 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图像和右面“豆”的甲骨文字体可知属于象形文字,故①正确;小篆字体的特点是字体瘦长,富于图案美,故②正确;从材料中“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可知是古代的容器,故③正确;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草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7、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 分类 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 动物狩猎畜牧 植物农事耕作 天象气侯时间 山川河流方位 战争兵器 服装居住 交通 文化娱乐 宗教 数量物性 比值(%) 20 17 15 9 7 8 7.7 3.6 3.1 3.6 3.6 材料说明,殷商时代(  )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C.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关于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在甲骨文的记载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说明当时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占卜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只是体现了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没有涉及甲骨文字本身,无法得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8、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璀璨的古代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以下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答案】B 【解析】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排除A项;“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因为元曲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排除C项;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排除D项。 9、“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即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故①正确;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意文字,故②错误;象形文字有艺术美感,也是书法,故③正确;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答案】D 【解析】 11、右图为楼兰文书残纸(约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4世纪中叶遗物),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是反映魏晋时期的文物资料 C.为研究古楼兰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 D.有助于研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 【答案】A 【解析】A项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这是小篆的字体特征,与图中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约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4世纪中叶是中国魏晋时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楼兰文书残纸为重要史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已经产生,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 12、2012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汉字是表意的字,不是表音的,所以排除②。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所以排除④。 13、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 A、《墨梅》 B、敦煌壁画 C、《清明上河图》 D、《天王送子图》 【答案】A 【解析】 14、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是著名的“鸟巢”,它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创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假如你要寻找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类的文献资料,你可能参阅的有( ) ①《清明上河图》②《营造法式》 ③《天工开物》 A.①② B.②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清明上河图》中有许多描绘东京汴河沿岸建筑的画面,可以参阅。《天工开物》主要介绍农业技术,其次是金属冶铸技术,没有涉及建筑。 15、王国维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最早的是( ) A.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竹简木简 D.西汉《史记》 【答案】A 【解析】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