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第80-81页《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通分、约分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生应清楚地理解相同的分数单位才能相加减,能够对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有了这些基础,学生才能顺利建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因此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应是分母(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而如何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是本节课的交集点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生互动。(通过课件介绍和平东校,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结合谈话出示例题:和平东校是合肥市最美的小学校园之一,其中教学楼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1/2,操场面积占3/8,绿化面积占1/8
师提出: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汇报)
(1)操场和绿化面积共占学校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2)教学楼和绿化面积共占学校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3)教学楼比绿化面积多占学校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指名列式,并汇报已经会解决的问题。师板书算式。
师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了解同分母分数之所有可以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分数单位相同。
3、对比三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异分母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1/2+1/8怎样计算呢?能直接相加减吗?你想怎么解决?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预设的方案:通分、化成小数、画图的方法等等。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估算的思想)
(2)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
怎样用手中的圆片折出1/2+1/8的结果?
3、小结:对比学生汇报的不同方法,共同点是什么?(都是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华成同分母分数加减。)
师提出问题:现在谁说说,如果你遇到了异分母分数加法,你会怎么算呢?(预设:先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在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计算。)
师评价:你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没用老师讲,自己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转化的魅力。 (板书:转化)
4、同学们能用刚才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直接计算出 1/2-1/8吗?
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方法。
做法对吗?可以怎么验算?
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和解题步骤。
5、及时练习,完成82页练习十二第一题。
6、教学试一试。课件出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
1、指名汇报(让学生说清算理,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3/4+1/6 5/6-1/3 1-4/9(重点强调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数,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
2、归纳小结:
(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在小组说一说。
(2)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3、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上午耕了7/8公顷,下午比上午多耕了1/4公顷。下午耕地多少公顷?全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 (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4、一块空地的面积有3/4公顷,种白菜用去了这块地的2/5 ,剩下的全部种黄瓜,请问种黄瓜的面积占这块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四、知识延伸,能力拓展
(1)1/2+1/3= 1/3+1/4= 1/3+1/5=
(2)1/2-1/3= 1/3-1/4= 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规律C.举例
五、反思总结,情感体验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强调:转化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使新知识更为简单易懂。(欧洲人对分数计算的繁琐望而生畏。在德国用一条谚语——“掉进分数里”来形容一个人所处的困境。)
以“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就最棒的你!”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六、板书设计:
(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