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2).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3403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答案填到后面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 A.4m/s B.4km/h C.1.2km/h D.12m/s 2. 1600000µm可能是 (    )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 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 3.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5.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    )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 8.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9.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11.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3.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14.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 1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6.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8.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B."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      D."轻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20.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大于0.1s       B.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⑴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①某一同学的身高为1.63 ②课本的宽度为18.18 ③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 ④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 ⑤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 ⑵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① 1.8m= nm µm ② 20 min = h ③ 72 km/h= m/s ④ 54 m/s= km/h 2.小明在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到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做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4.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5.如图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 图1 6.如图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 车的速度大;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 __m。 图2 7、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____,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_______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________高。 8、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 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在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在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在                     。 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如图3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 2.如图4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⑴.本实验的原理: ; ⑵.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 ⑶.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图4 四、综合题(20分) 1.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4分) 2.小明想估测出雷电发生处离他的位置有多远。当他看到闪电的同时开始计时,经3s听到雷声,那雷电发生处离小明有多远?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分) 3.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车号 GT—A2138 日期 2007-9-12 上车 7:10 下车 7:28 单价 2.6 里程 4.2 金额 15.20 车号 GT—A2138 日期 2007-9-12 上车 7:10 下车 7:28 单价 2.6 里程 4.2 金额 15.2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A B B D C D B D B B C C B D B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1)m cm mm km/h m/s (2)1.8×109 1.8×106 1/3 20 194.4 2、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另一辆运动的列车) 站台 3、2:1 2:1 4、静止 运动 5、相同 静止 6、甲 60 7、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 8、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9、300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1、A 0.1cm(1mm) 2.20—2.22 2、v=s/t 秒表(停表) 0.39 四、计算题: 1、(5分)解:火车通过大桥要运动的距离:         ;         这列火车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答: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100s 2、(5分)已知:v=340m/s,t=3s 求:s 解:由公式s=vt=340m/s×3s=1020m 答:雷电发生处离小明有1020m. 3、解: (5分)(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所以S车=v车t反=15×1.2=18m (5分)(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总=t反+t=1.2+1=2.2s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S人=v人t总=1.5×2.2=3.3m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4分)(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