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90647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自主研学 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    和    等,可以      ,学习      的方法并获得      。  2.蜡烛是由    和    组成的,是    色,    味,    体(填“液”或“固”),    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    (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    (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    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    越多。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的    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    支持燃烧(填“能”或“不能”)。  合作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12~15,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或实验)报告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探究(或实验)名称 探究(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 步 骤 和 方 法 对现象的观察、描述及分析 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课本图110,111实验 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的蜡烛,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结论 问题和建议 【交流与思考】 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完成。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 向一个盛空气样品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各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在空气中      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中    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片哈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哈气的玻璃片上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课堂小结: 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学以致用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    层,    最亮,    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      ;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和     。  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6.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7.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8.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9.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④氧气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1.实验 实验 观察 记录 分析 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 科学探究 新的化学知识 2.石蜡 棉线烛芯 白 无 固 不能 软 漂浮 小于 3.变浑浊 二氧化碳 越高 4.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不能 合作探究 一、名称:蜡烛及其燃烧 目的:蜡烛燃烧的性质 用品:蜡烛 火柴 烧杯 澄清石灰水 小刀 现象:蜡烛为固体,质软、白色,切一块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漂浮 根据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外焰部分被烧得最焦,可知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会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产生白烟 能重新燃烧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 交流与思考:二氧化碳、水 二、不变浑浊 变浑浊 高 燃烧 熄灭 低 无现象 产生水雾 高 课堂小结:1.采用对比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 2.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学以致用 1.D 2.三 外焰 焰心 外焰 外焰 焰心 3.有水珠生成 石灰水变浑浊 水 二氧化碳 4.B 5.D 6.B 7.B 8.B 9.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