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
余
彩
红
解放路学校
2015年3月6日
浅谈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
余彩红
【摘要】
在课改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无疑在发生着一场巨变。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的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是作为教师也越来越感觉到驾御课堂越来越难了、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这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教师 发展的内容
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自然是充实、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按传统观点看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①英语学科的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②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技术(会教);③教育专业精神,即师德。除了传统的三方面基本素质以外,还必须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工作)形成一种“专业理念”,即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的信念,从而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提供理性支持点,使教学不“跟着感觉走”。此外,从教师发展的观点来看,“发展”就必定是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还必须具备长期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以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所以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可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立英语教学信念
教师信念制约教师的行为,且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比如,英语教师若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就会导致他在教学中单纯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若教师把学生看作“合作伙伴”,就会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决策及其活动。同样,教师若认为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足够的语言项目以便通过考试,或是认为英语学习有更广的社会和教育涵义,都会导致教师选用完全不同的教学路子。因此,教师要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审视自己与当前英语教学新理念不符的信念;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意识地发展新的信念,并据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
英语教学相关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教学工作的动态发展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应含多元内容并且不断发展。
1.普通文化知识。教师作为“传递、授业、解惑”者就更应该首先具备这些普通文化知识。特别是当代外语课,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中西文化、科普常识、古今知名人士、政治、经济、文艺、体育,几乎无所不包;这更使得英语教师不能“孤陋寡闻”。虽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但也应“略有所知”。
2.学科知识。英语教师首先是一名语言教师,其次才是一名英语教师,因此,在谈及专业学科知识时,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知识:(1)较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2)语言学基础(基本)知识;(3)本民族语言知识。
3.一般教学法知识。英语课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份,与其他学科一样,同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的制约。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熟悉这类学科,了解教育规律、普通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三)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完成各种正常活动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做事能力以外,还须具备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必需的特殊能力。
1.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教师的作用已从过去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能力成长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创造条件。同样,在教材处理上,无论使用什么教材,都要做到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真正成为教材的“主人”。
2.创造、鉴别、运用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力求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借鉴前人的教学方法、能切合实际地选用教学方法、甚至能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掌握驾驭现代信息媒体的能力。
3.科研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随着两个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诸方面很可能受到不同的挑战。克服挑战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教学科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迎面而来的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具有科研能力是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发展要求。
(四)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
“育人”必先“育己”。教师工作的特殊对象决定了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满腔热忱地走上讲台,学生就没有愉快、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没有教师的用“心”施教,就没有学生用“心”求学。教师身上肩负着促使每个学生可持续地全面发展的重任,故对教师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态度的要求,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
(五)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
教师有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能产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终身学习的今天,英语教师要培养引导学生取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自己就应该首先具备终身发展的自觉性。由于英语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使用英语又使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互交织,这使英语教师永远都面对着一门“发展性”的学科。为此,英语教师要提高“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自觉地寻找学习机会,成为一个“自我学习引导者(self-directed learner)”,以适应英语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