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重点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新课引入】
播放“飞人”刘翔参加比赛的视频。在比赛过程中暂停播放,提问“谁跑得最快?”比赛结束后,
再提问“谁跑的最快?”我们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a、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 的长短。 b、比较通过相同 所用 的长短。
2、速度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
(3) 具体的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 。
(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_m/s
(5)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是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 。)
3、匀速直线运动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 和 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 比,与t成 比。)
我的问题:
合作探究:
环节一:速度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 的长短。
b图:比较通过相同 所用 的长短。
2、问题: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环节二:平均速度:
问题: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2)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拓展延伸,展示交流:
1、 观看粉笔和白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比较谁下落快?说出你的判断方法.
2、 将粉笔和白纸从不同高度释放,比较谁下落快。说出你的方法。
3、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4、 请你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及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达标检测:
1、有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每小时通过54km ,乙车每秒通过20m ,丙车每分钟通过600m ,则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一列火车长200m ,以36km /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2min ,该隧道长 m ;若它返回时匀速通过此隧道用1min 20s ,则火车速度是 。
3、某运动员跑百米的成绩为12s ,他在百米中的平均速度是 m /s 。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速度之比为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速度之比为 。
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信息三: 。
我的收获:
1、 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
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