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在小时候都听过爸妈讲过这个故事,或者是自己读过《安徒生童话选》,所以,学生基本上熟悉故事情节。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通过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设计思路:
一般小说都有人物,如果直接分析人物,学生会觉得枯燥。于是,我决定用图片导入。赏析人物形象时,我不直接分析各自形象,而是围绕“新装”,设计“骗子口中的新装”、“众人眼中的新装”、“我心中的新装”这三个板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体验,就这样顺利完成人物赏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对比和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3.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PPT图片)欣赏下列四幅图,说一说童话故事的名称。你知道他们的作者吗?
1.《卖火柴的小女孩》2.《丑小鸭》3.《海的女儿》4.《白雪公主》
提示:前三个的作者是安徒生,最后一个的作者是格林。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
二、骗子口中的新装
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皇帝新装的句子,看看新装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1.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特点。
特点是美丽、轻柔、特性是能鉴别人是否愚蠢
三、众人眼中的新装
1.看到皇帝的新装,众人的反应不一。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人,划出描写他的语句,读一读。
2.结合人物描写方法想一想,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
皇帝——骄奢淫逸、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
“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老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表现了他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他当时惶恐的心态。
诚实的官员、骑士们、典礼官——随声附和、虚伪、懦弱、 自欺欺人
百姓——胆小怯懦、自欺欺人
小孩——诚实、天真、单纯
四、我心中的新装
“最奇异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安徒生语
故事的最后作者通过一个小孩揭露真相,作者想呼唤什么?
提示:
讲诚信,说真话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做一个真诚、勇敢的人!
五、练一练
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皇帝的新装》很有趣,因为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如“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穿着新装大游行”等等,请同学们也展开巧妙的想象,想象一下皇帝在游行结束后事情会变得怎样?把它写下来。
六、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骗子
百姓 皇帝 大臣 虚伪
小孩 天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