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生物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第一节--生物膜系统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6027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第一节--生物膜系统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第一节--生物膜系统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节 生物膜系统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节 生物膜系统 二. 学习重点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联系和功能联系 三. 学习过程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就像一台复杂而精巧的生命机器,各个部件虽然作用不同,但是衔接得非常巧妙,因而整台机器能够灵活运转。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就是这台“机器”中一些功能相关的“部件”,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提问:在细胞中,由生物膜构成的结构有哪些?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它们的化学组成也大致相同。与细胞膜类似,其他生物膜也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的糖类组成。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这三种物质的含量是有差别的。 提问:不同结构的生物膜成分的差别与其功能有何相适应的特点?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1. 直接联系 内质网模与外层核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通,外层核膜上附着有大量的核糖体。内质网与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有的细胞中,还可以看到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线粒体是内质网执行功能时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站”,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有的细胞的内质网膜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 2. 间接联系 高尔基体膜在厚度和化学组成上介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在活细胞中,这三种膜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内质网膜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具有膜的小泡,小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小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膜又可以突起,形成小泡,小泡离开高尔基体,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细胞膜也可以内陷形成小泡,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于细胞内的“动力站”——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提问:哪些蛋白属于分泌蛋白? 由此可见,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才使得细胞这台高度精密的生命机器能够持续、高效地运转。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1. 概念: 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 作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 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如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蛋白质、糖和脂类的合成和运输等,而且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也有重要用途。例如,进行海水过滤、研制人工肾脏等。在农业方面,人们正在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角度研究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选择题 1. 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A. 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线粒体供能 C. 核内有遗传物质 D. 细胞保持完整性 2. 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 A. 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 内质网和核糖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 3. 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 心肌细胞 B. 团藻细胞 C. 叶肉细胞 D. 根毛细胞 4. 下列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较多的是( ) A. 红细胞 B. 胰岛细胞 C. 汗腺细胞 D. 人体生发层细胞 5. 松树和松鼠体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① 细胞壁 ② 细胞膜 ③ 线粒体 ④ 叶绿体 ⑤ 中心体 ⑥ 核糖体 ⑦ 内质网 ⑧ 染色质 A. ①②⑥⑦⑧ B. ②③⑥⑦⑧ C. ②④⑥⑦⑧ D. ②③④⑥⑧ 6. 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 大液泡 B. 中心体 C. 细胞壁 D. 叶绿体 7. 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 ) A. 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 B. 细胞内的所有生物膜 C.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D.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8. 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样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的( ) A. 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到达特定部位 B. 从高尔基体到内质网 C. 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 D. 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小泡而转移 9.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 不同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C. 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0. 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B.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 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二. 非选择题 1. 1970年,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人细胞膜上的抗原(一种蛋白质)与红色荧光物质(一种抗体)结合,使细胞产生红色荧光,再利用细胞杂交技术,使这个细胞与一个小鼠细胞融合,得到一个杂交细胞。开始时红色荧光物质在融合的细胞膜上,最初只分布在人细胞膜上,但在37℃下保温40分钟后,红色荧光点就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杂交细胞的细胞膜上了。该实验结果能证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 2. 下列模式简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据图回答(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胞器是______。 (2)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 (3)在酶的参与下,为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 (4)与根进行交换吸附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5)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6)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是______。 3. 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分析回答: (1)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最多,这是因为_______。 (2)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在常态下多,是因为________。 (3)从表中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   4.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依次先后出现在下图中的1、2、3、4、5各部分。请根据图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1)[5]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圆点)首先是由附着在[ ]_______上的[ ]________合成的________物质。 (2)它是由[ ]________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具有________功能。 5.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符号(如S1~S4和P1~P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部分。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D 3. B 4. B 5. B 6. C 7. B 8. D 9. A 10. B 二. 非选择题 1. 一定的流动性 2. (1)C叶绿体 (2)B高尔基体 (3)D内质网 (4)A线粒体 (5)E中心体 (6)A线粒体、C叶绿体 3. (1)心肌不停地进行节律性收缩,消耗能量较多。 (2)冬眠时,主要由肝脏进行代谢提供机体营养物质。 (3)生命活动的旺盛程度有关。 4. (1)[2]内质网 [1]核糖体 蛋白质 (2)[3] 高尔基体 (3)分泌 5. (1)P1 (2)S1、P2 (3)S1、S2、P3 (4)S4 (5)S1、S2、S3、P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