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写作:讲究文采》教学设计
--妙笔生花,让你的文章靓起来
刘畈初中 胡龙兴
学习目标:
1.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好的文章必须同时具备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
2.掌握相应的写作理论,并能结合好的实例写出符合要求的句段。
3.激发今后发现、积累美词佳句的兴趣。
学习内容:
一、 导入
大家说,在语文学习中,哪个环节最让你头痛?写作文!
我也有同感,而且写作文最难的环节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有文采了。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它是流传不了太久的)
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个小故事,共同感受一下文采的魅力!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如果你就是这位诗人,你想写点什么呢?
参考答案: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她
(串:这样的语言为什么能打动路人呢? 预设回答:有文采,引发人们的同情、怜悯)
一句有文采的话都有这么大的作用,那我们的作文是不是更应该讲究文采呢?
考纲里把作文考试的评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有一项要求:
有文采——语言生动形象,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很明显,文采,在我们的行文中很重要!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有文采呢?让我们实践出真知!
二、 自主学习:
探究问题一:下面这则语段,生动形象的塑造了梁任公这个人物形象。请你找出它出彩的原因,并用准确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写你的某位老师或同学上课时候的动作神态。(60字以内)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口张口大笑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请说出有文采的原因:语段大量运用动词、形容词,把人物塑造的惟妙惟肖,如在眼前!
习作例析:1、圆圆的脸儿总洋溢阳光般灿烂甜美的笑容,大大的眼睛像利剑似的能看透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最惹眼的就是那高高的、乌黑发亮的发髻了。她个子不高,每到上课铃敲响时,她就踩着美妙的音乐“噔、噔、噔”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洪亮的声音大喊一声“同学们好!”
2、他是一个可爱又滑稽的人,笑容常常挂在脸上,最显眼的就是他的大嘴巴。课间,他常用自己幽默的招式逗大家开心;课上,他的大嘴巴也不“休息”,总爱跟着老师讲个不停。因为这个缺点,他不知受过多少次批评了。
小结(一): 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过 :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出示课件
一、词语生动;
写景状物 —— 绘声 ——→ 穷形尽相
写人叙事 —— 绘色 ——→ 惟妙惟肖
抒情言志 —— 绘态 ——→ 情理畅达
探究问题二:下面两组语段原句和改句,哪个句式显得更有文采,为什么?你平时的作文中有没有这类有文采的语段和大家分享?如果有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如果没有,请参照两个语段的句式优点,以“风景”为话题写一个60字左右的语段。
例一原句:人们常常称赞成功者是英雄,而很少想到失败者。其实,称赞成功者,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顽强进取的精神令人感动。一个失败者如果有与成功者同样的意志和精神,他就值得歌颂,他就是英雄。
改句:人们常常称赞成功者是英雄,很少想到失败者。其实,称赞成功者,不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吗 ?不正是他们顽强进取的精神令人感动吗 ?一个失败者如果有与成功者同样的意志和精神,难道他不值得歌颂吗 ?难道他不是英雄吗 ?
例二原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改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 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地; 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评价:1、反问句,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2整句的形式整齐,音节匀称,气势贯通,念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印象深刻。
习作展示:“
小结:
1、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整句的形式整齐,音节匀称,气势贯通,念起来琅琅上口,给人印象深刻,常用于铺陈,渲染气氛,增强文势。
散句比较灵活,富变化,生动感人。
整句和散句一般是交错运用,这样才能使语言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2、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长短结合,参差错落,各尽其妙
追求文采可以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的灵活搭配,表现出一种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精心设计感叹句、反问句、疑问句、被动句、设问句等句式,激发阅读兴趣,加强语气,强化情感。
出示课件
(二)、句式灵活
长短交错 整散结合 精心设计设、反、疑、被、感句式
探究问题三:下面这段公益广告词,深受读者的喜爱,为什么?请参照它的造句方法,以“青春”或“亲情”为话题写一段话,至少用两种这样的手法。(60字以内)
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文明是一盏灯》
例析:1、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2、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株,如果说人生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灿烂地犹如初升太阳的面纱,灵秀地犹如崖一边的一枝百合,热情地犹如一株红色的玫瑰,散发着撩人的芬芳。
小结 巧用修辞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常用的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长于抒情;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用到其它修辞手法,总之,为了文章的神采飞扬要善于巧用、妙用。
出示课件
(三)巧用修辞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长于抒情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探究问题四:下面两个语段非常有文采,它们取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你平时的作文中有没有这类有文采的语段和大家分享?如果有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如果没有,请以“生命”为题写一段60字左右的语段。
例一、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例二、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
探究问题四:请小组讨论分析下面两个有文采的语段是凭什么取胜的?你平时的作文中有没有这类有文采的语段和大家分享?如果有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如果没有,请以“生命”为题写一段60字左右的语段。
解析:1、孟郊《游子吟》、【唐】【李绅】悯农、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如梦令》
柳永 《蝶恋花》
2、、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朱自清《荷塘月色》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杜牧《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朱自清《威尼斯》“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哪儿都去。
例析: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旷达
生命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生命有时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但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乐观!
小结: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
当然,适当的化用别人的诗句,首先是文化的继承,然后才是创新,化用诗句,融入自己的感情,达到浑然天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生搬硬套,倒是糟蹋文化了
还有,传统文化长廊中还有很多名言,俗语、谚语等,我们也可以尝试应用,他们能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或唤起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并且能够增强文章意蕴 ,丰富文章内容 , 或者使文章浅显易懂 ,语言生动活泼,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 揭示主旨的作用。
出示课件
(四)意蕴丰厚
引用化用古诗词 增强意蕴 丰富内容
启迪思想 唤起共鸣
巧用 名言 浅显易懂 生动活泼
俗语、谚语 画龙点睛 揭示主旨
三、 再次回顾:如何让作文有文采呢?
词语生动
句式灵活
修辞巧妙
意蕴丰厚
四、 美文赏析:
美丽的灵魂
有人说成熟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而我内心深处的成熟是一种优秀的灵魂,是灵魂深处的独语。
成熟是春天破土而萌的小草,袭一身绿面对荒凉;成熟是夏日亭亭玉立的野荷,静思无人观赏的寂寞;成熟是晚秋暗香浮动的金菊,为凋零的季节挽住缕缕清香;成熟是冬末倏忽而逝的残雪,以冷寂的姿态体现高洁。
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品格,成熟中蕴藏思索;成熟中储藏坚毅。成熟造就了哲人的深邃,孔子成熟,孕育了万古不易的思想;成熟中迸发出诗人的激情,苏轼成熟,创作了诗情不朽的篇章。
少年因走向成熟而懂事,青年因走向成熟而稳重,中年因走向成熟而舒心,老年因走向成熟而淡定。
成功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抑制狂热;失败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充满信心。成熟使人走出浅薄,学会深刻。成熟让光辉明亮而不刺眼,让音响圆润而不腻耳。成熟是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偏激的淡漠;成熟是无须声张的厚实,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不是空虚,成熟与空虚联姻,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成熟不是孤僻,成熟与孤僻结邻,就会离群索居,郁郁寡欢。成熟也不是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没有朋友,成熟更不是故作深沉,故作深沉者令人乏味。
成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期待成熟,成熟如萧瑟秋风,有人说其潇洒,也有人谓之悲凉。
我不期待成熟,但我必须成熟,因为成熟像是一面旗帜,它会给你的理想指明方向;成熟又像是一根马鞭,它会鞭笞你奋勇前进;成熟又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去掉盲目和浮躁,给你智慧的光芒。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
小结 写文章首先必须有个好的思想,继而找到使这种深刻思想得以彰显,得以成熟的优美文字,即为自己的心灵、思想寻找到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字眼,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具备了“文质兼美
四、课堂小结
由抽象的思想到具体的文字,就像过一座独木桥,桥下的流水会让你战战兢兢,桥身的颤动会让你时时止步,总之,你得小心翼翼,不那么顺利地走过去,过去了,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在每一个思想的背后都有这样一座独木桥,那就看同学们愿不愿意走,走多了,走顺了,就能达到“妙手偶得”,浑然天成的境界了。
温馨提示:能用时“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能用不强用,反对“只重文采不重内容” 的倾向。
赠言: 重内容情真意切创佳作
显文采妙笔生花写美文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