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课 题
引入诗词成美文
授课人
陈晓丽
学校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一初级中学
版 本
2001语文版
年 级
七年级
单 元
七年上 第三单元 描写景物
课 时
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古典诗词,运用诗词传情达意。
2、过程与方法:欣赏美文,探究引诗入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弘扬传统文化,树德立人,培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两大奇葩。学以致用,传承发扬,语文课堂是主阵地。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大量诗词,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局限于单纯的背诵,而不会加以运用。所以缺少对诗词的欣赏、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在写作中潜移默化的运用诗词,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会增强学生对的诗词喜爱之情,增强自信。另外,大石桥一中是辽宁省“诗教基地”,诗词积累与运用也是我校推进“文学进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生进入初中,在已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诗入文,会为学生的写作增添文采,同时也为“诗词欣赏”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古典诗词,运用诗词传情达意。
难点:欣赏美文,探究引诗入文的方法。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课件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积累交流
三、 欣赏探究
四、发现感悟
五:写作训练
六、 小结
七:作业:
诗词大会的余温还在蔓延,武亦姝的丰富积累、陈更的深厚底蕴都让我们记忆犹新,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它点缀了生活,唱响了四季。美丽的秋天又如约而至,抬眼望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唱出了诗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绘出了画意。唐诗宋词,工整,凝练,优美,传情。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优美的诗词引入到文章当中,一定会增加文章的色彩,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引入诗词成美文。
1、师:秋,以其深沉的景致,点缀着四季的风韵;以其丰富的收获,点缀了着人生的内涵。古往今来,多少文墨客都把他们的满怀情思寄托在对秋天的描写当中,同学们积累了多少关于秋天的词语、短语、谚语、诗句呢?
2、请用你所积累的这些丰富的语言说一句话: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 。
1、大家多数运用的都是引用四字短语,如果我们能把积累的诗词也引入进去,丰富文章的内涵,就会使文章的色彩更加突出,请看我们手中的文章《秋之韵》。我们来欣赏一下手中的美文《秋之韵》,来欣赏探究一下,怎样才能引诗入文。
2、指名朗读。大家边听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3、大家看,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4、引入诗句是这篇文章最大的有点,它还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
师:它都把秋天比作什么?
师: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比喻创造了这样一个意境后都引入了那些诗词?
师:从诗词的引用上,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那么你选择了符合意境的诗句,怎样去引入呢?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文字。
师:大家看看红字部分诗词的引入有什么共同点?
师:好,但是解说的时候不能忘了大前提,要符合蓝字部分首先创造的意境:悲 愁、豪放、恬然。
师:第一种方法:直接引入
解说内涵。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选取的下一组诗句,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请大家看红字部分的共同点。
师:也就是说先创造一个意境,再引入诗句,但也别忘了大前提是一定要符合 首先创造的意境。
师:第二种方法:创造意境,引入诗句。
师:大家请看第三组,看看这里的诗句师怎么运用的,根据红字部分,你能总结出什么来?
师:第三种方法:归类连用 紧密衔接。
师:大家请看第四组是怎么引入诗句的红字部分,发现什么问题了。
师:精简浓缩 化用诗句。
师:化用诗句也要注意大前提,符合你选用的诗句意境。
师:通过探究,我们总结出四种引入诗词的方法:
1、直接引入 解说内涵
2、创造意境 引出诗句
3、归类连用 紧密衔接
4、精简浓缩 化用诗句。
师: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这篇文章里我们就学这些。下面我来试着用一下。
师:大家初步掌握了引用诗词的方法,那么我们积累的诗词就是源头活水,在写作的时候适当的引用他们就可大有用于之地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去,走到生活中来,去寻找一下优美的意境,在感悟中升华我们的感情!欣赏幻灯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所喜爱的图片,它能让你想起那句诗词呢?
师:大家的联想真的很丰富,那你能不能描写一个情景或意境,甚至叙述一个小故事情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把你想到的诗词引用进去。
1、展示学生作品。
2、下水作文。
师:看来,诗词不仅可以入秋天,还可以入春、入冬、入夏、入 别离、入思念、入喜悦、惆怅等等。只要大家平时多多积累,认真去探究,细心去发现,写作一定会妙笔生花。同学们,热爱诗词吧,她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学精华。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希望大家满载
收获的喜悦,共同描绘人生的如诗如画!
写一篇散文或者继续一个故事,至少引用一到两句诗词。600字左右。
春华秋实、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叶知秋……
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 。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生:把诗句引入到文章当中使文章特别有文采。
生:它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生:少妇、青年、老者
少妇: 悲愁
秋天 青年: 豪放
老者: 恬然
少妇:悲愁 无言、寂寞……
青年:豪放 无边、沙场……
老者:恬然 清泉、悠然……
少妇: 悲愁 无言、寂寞……
青年: 豪放 无边、沙场…… 符合意境
老者: 沧桑 清泉、悠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陷囹圄之际,亡国之君 李后主,面对再美的秋色也只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豪哉!黄巢诗,放眼黄花,几多威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动着秋的清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着秋的淡泊;
生: 直接引用,用文字解说,概括作者身世等。
秋是一位少妇,“悲之为气”,多愁善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陷囹圄之际,亡国之君李后主,面对再美的秋色 也只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
秋是一位青年,豪放健壮,血气方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豪哉!黄巢诗,放眼黄花,几多威风。
秋是一位老者,饱经沧桑,心境恬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动着秋的清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着秋的淡泊;
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
至于落第的举子,漂泊的旅人,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如果我们跟随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目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遥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心中涌起的何止是豪迈!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生:先说人物的特点,再引入诗句。
秋是一位少妇,“悲之为气”,多愁善感。
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
至于落第的举子,漂泊的旅人,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是一位青年,豪放健壮,血气方刚。
如果我们跟随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目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遥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心中涌起的何止是豪迈!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
即使“佳节重阳”,“东篱把酒”,终难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果我们跟随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目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遥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心中涌起的何止是豪迈!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 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动着秋的清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着秋的淡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铺陈着秋的丰富。
生:用一些相应的词语把诗句连接起来。
生:衔接词语很重要:感慨、即使、亲睹……
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生:把一整句诗有代表性的几个词拿出来。
生:不是用一整句诗,用里面的短语。
秋是一位少妇,“悲之为气”,多愁善感。
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是一位青年,豪放健壮,血气方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1、直接引入 解说内涵
“ ”写出了秋天的 。
2、创造意境 引出诗句
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的 ,正如诗中所 说 。
3、归类连用 紧密衔接
请至少选用三句关于秋天的诗串联成文,描 写秋天(或者自己选一个主题比如“潇洒” “忧愁”“思念”“月亮”“春花”“流水等):
4、精简浓缩 化用诗句。
请你化用诗句写出来描写秋天(或者自己选一个主题比如 “潇洒”“忧愁”“思念”“月亮”“春花”“流水”等):
生:第十幅: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生:第三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第四幅: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第十二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文本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切换风景图片
展台
幻灯片
幻灯片
优美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交流平时积累的诗词,为诗词的引用做铺垫。
运用积累的词语等进行初步说话练习,为引用诗词打基础。
通过美文欣赏,感受大自然美景,探究诗词引入的方法。
板书秋天特点,感受作者创造的意境,总结为适合创造意境而引入的诗词,探究诗词引入的方法。
总结出基本规律:引入诗词的大前提是要符合意境。
把同一种引用方法归纳出来,诗词用红色字体,便于学生探究出第引入方法。
用蓝色字体标注作者在引用前创造的意境,提示学生引用诗词要注意与意境相符。
通过字体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诗词引入的方法。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种方法由浅入深,由难到易。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引领,水到渠成。
对所探究的方法进行巩固训练,由一句话慢慢过渡到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旅游,真切的感受美景,进入情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激发其运用诗词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思维,使知识前后勾连,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一体。
直观展示学生作品,增强学生自信,有的放矢,直接品评和修改。达成目标
运用本节课探究的引诗入文的方法,展示教者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
小结升华。
继续巩固所学方法,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少妇: 悲愁 1、直接引入 解说内涵
秋天 青年: 豪放 符合意境 2、创造意境 引出诗句
老者: 恬然 3、归类连用 紧密衔接
4、精简浓缩 化用诗句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培养学生引用古诗词增加文采的写作课,首先调动学生的平时诗词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散文《秋之韵》进行探究,总结引诗入文的方法。根据文本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探究出四种方法,并逐步穿插说话训练,由词语到句子到片段进行巩固。然后通过幻灯切换带学生进入情境,使所探究的方法得到及时反馈。当堂训练后展示学生作品,品评后进行修改。最后通过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让学生点评,实实在在地提升诗词运用的能力。
本节课的难点突破环节通过变换字体的颜色,让学生在感悟中自己解决问题,降低了难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判断、总结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了核心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本:
秋之韵
枯藤。落叶。菊花。霜。
一片凄凉,只剩下思绪在徜徉。
日历上撕下了立秋一叶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丝毫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示数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留得残暑的余威,终挡不住秋匆匆的脚步。
我喜欢秋,深恋着秋,喜欢她的深沉,深恋她的执著。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吟出了秋的千姿百态,赋予了秋的万种情愁。
秋是一位少妇,“悲之为气”,多愁善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深陷囹圄之际,亡国之君李后主,面对再美的秋色也只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之于秋,也暗自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即使“佳节重阳”,“东篱把酒”,终难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至于落第的举子,漂泊的旅人,在“夕阳西下”之后,“月落乌啼”时分,感到的只能是不尽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是一位青年,豪放健壮,血气方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哉!子美言,极目山河,“决眦荡胸”。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豪哉!黄巢诗,放眼黄花,几多威风。
如果我们跟随曹孟德“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目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遥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心中涌起的何止是豪迈!
如果我们陪伴辛稼轩“挑灯看剑,梦回连营”,观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阵势,亲睹”沙场秋点兵“的场面,那心中奏响的又何止是悲壮!
秋是一位老者,饱经沧桑,心境恬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动着秋的清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着秋的淡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铺陈着秋的丰富。
秋来了!他缓缓的从容的走向生命的终结,走向大地,有着一股迷离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永久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
秋是枯藤,老练;秋是落叶,情深;秋是金菊,芬芳;秋是霜叶,灿烂。
没有春的活泼,没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洁净,秋所有的,只是那一份深沉与执著。
秋便是人生,一种多姿多彩而又执著深沉的人生!
下水作文:
母 亲
碧云连天,黄叶满地,连连秋波,浓浓秋情总能让我生出无限爱意。秋,犹如一位历经春,穿越夏,满载沧桑又沉静的老人,深思中独守一份宁静,坚强中凝练一份秋魂,如我无私、坚韧、 安详的母亲。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您守着秋天般的宁静与旷远,默默地照顾着我的一家,像 一片失色的秋叶竭尽全
力地奉献着。做饭,送孩子,把屋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衣服洗了又叠好,扣子掉了就钉上,孩子病了您来陪,每天下班,香喷喷的饭菜总是早早就摆好……渐渐地,我习惯了,我忽略了您每天等我回来时坐在门口的期盼,我不在意寒风中您担心天黑我害怕,在客车站点等我时的守候。尤其您耳聋后我再也没有耐心和您多说话,甚至太忙于自己的事业连领您上街都少而又少了。“未见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直到您孤单的身影总是默默地在我身边不愿离开,我才知道我忽略您太久太久了;直到您那天唠叨家庭琐事,我不耐烦的大声吵嚷,您驮着背,边给我拖地边落泪,才知道我是多么地不孝。
春花秋月,往事如昨。母亲节,我领您去买衣服,您好像突然受到了宠爱的小孩子不知所措,当我拎起那件深紫色的真丝衣服时,您连连摇头:“太贵了,我还能活几天,说不上哪天不行了,白花钱了!”我的泪水立刻涌了上来 …… 母亲,不要那么说,有您在,我就永远是个孩子!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没有您,我会成一只悲鸣的秋雁,秋风乍起中时只能空叹:“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可哪一只断鸿能捎去我给您的信笺!?
母亲,虽然你渐成凋零的秋叶,但我分明看到:秋风习习,您的鼓励已化作片片秋叶,铺满大地! 秋雁声声,您的叮咛已化作幽幽雁鸣,唱响四季!秋意浓浓,您的支持已化作秋花朵朵,傲然挺立!秋波无痕,母亲,您的爱意已化作秋魂一缕,绵延无期!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