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究讲用”语文版(八下)导学案
归园田居
自贡市解放路中学 陈直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并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成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板块:“学”——自主学习
一、助你一臂
(一)作品简介
《归园田居》是陶诗组诗的作品,一共五首,这是其中第三首。这首诗描绘 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辛勤劳作生活。
(二) 走进作者
陶潜的诗歌多以田园为题材,表达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他是个有着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喜欢田园宁静生活,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
二、自我检测
(一)课内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 ) 荷锄归 ( ) 道狭(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理: 荒秽 : 愿:
4.重点句子翻译
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②但使愿无违
(二)课外题
1.(2014.四川自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写文章不存在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从不矫饰,率真而自然。
B.他这个人说话做事太果断,什么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国家级的报刊,更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 , 。
三、语言积累
(一)课内积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课外积累
第二板块:“究”——合作探究
一、为你导航
(一)阅读点拨
诵读课文。声音要洪亮,读出节奏,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文。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并谈谈为什么喜欢?感悟诗的意境。
(二)做法指导
先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各自做题。然后结对同学合作探究,完成全部答题。最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二、问题探究
1.小组讨论并展示:你在诗中读出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用笔描绘图 画并上台展示)
2.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读出诗的味道,体会一下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所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我选的诗句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刚刚的赏析,发表的自己对诗句的总结,请大家思考,我们鉴赏一首诗歌,还需要抓住哪些东西:
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3.他面对困顿生活时不抱怨现实,种种原因归结为一句话,写在诗歌中,你们找到了吗?“但使愿无违”中“愿”具体指什么呢?
三、交流展示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结对同学“石头、剪刀、布”二推一到小组内交流展示。
第三板块:“讲”——精要讲解
一、 疑难精讲
随着中考题型改革,对诗词鉴赏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这也是大多数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难点。诗歌虽然形式丰富多样,但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通过了解搜集诗人的生平,作品的风格,可以做到知人论事。对诗歌的分析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主方向把握住了。
其次,是通过对诗歌所选意象的分析,词语的分析,可以读懂诗意。
再者,是通过对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来体会诗情。
最后,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思想,达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请结合上面的方法,赏析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三、总结反思
(一)教材的
这首诗歌通过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的
(三)学生的
第四版块:“用”——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把诗歌改写为一篇散文,从而更好的品味它所蕴含的幽美意境。(抓住景物和心理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