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册第21课称象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 “象”、“像”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3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2作业纸3板书生字的田字格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识“象”引趣,揭示课题。1. 通过看“象”图,引导学生读准“象”的音,尤其注意是后鼻音。2.演示“象”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联系大象的模样,记住“象”的字形。3. 老师板书写“象”,学生跟着书空。边写边引导对应“象”各个笔画和大象身体的对应,再次强化学生的印象。4.读“象”字,
2、巩固并质疑: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5.揭题并板书“称”。引导用加一加或者换一换的办法记住字形。强调课题的两个字都是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句。1 带着“到底怎么称象”这个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并拓展:(1)第一组: 官员 下沉 议论首先让学生带拼音读,会读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词都有前鼻音,注意咬字要准。再是去掉拼音读。让学生观察“议论”这个词语的特别之处,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由两个都带有言字旁的字组成的词语还有很多,同时出示:谈话、讨论、讲话、说话。通过这些词语的朗读,学生会发现这些词语都和讲话有关。(2)第二组:一艘
3、大船 一杆大秤 一头大象“一艘大船”:先解决字的读音,重点抓住“艘”的平舌音。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远离生活实际的“船身”和“船舷”,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一杆大秤”:先重点读准生字“杆”和“秤”,注意前后鼻音要到位。再是解决“秤”的字形,与“称”进行比较记忆。接着出示“天平秤”的图形和文字,引导孩子们知道称东西的时候两边要相平的道理,并引导记住“秤”的右半边是个“平”字。图带文字的形式拓展“电子秤”“台秤”等各种“秤”。最后告诉学生在古时候科技不发达,只有杆秤,告诉学生用杆秤称物体的方法,为课文中为什么不能用杆秤称大象的理解打下基础。“一头大象”:由这个词引出描写大象的句子。出示句子:这头大象
4、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引导学生读准生字: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宝宝躲在里面,你有信心读准吗?引导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读准生字的字音。区别“像”和“象”并扩词:大象,气象,想象,象棋,好像,画像,石像告诉学生这两个象(像)读音一样,样子很像,但他们的意思不一样,引导用一用:大 ( )的( )一根水管。大( )的耳朵( )两把扇子。引读: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大象的腿像四条柱子。读了这两句之后,你觉得大象怎么样?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三)学习第3节,品读官员的办法。1过渡: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指名读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3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5、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4学习第一个办法: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指名读准。这个官员想出的办法是(卡片:造大秤)质疑:这个办法行吗?接着往下读: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 看来造大秤的办法是不行的。5学习第二个办法。出示: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这个办法是宰大象(卡)齐读并贴。这个办法好吗?曹操听了直摇头。引导理解直摇头就是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明曹操对这两个办法是非常的不满意。指多名感情朗读。(四)精读第4节,学习曹冲的办法。1过渡:看来官员们的办法行不通。(下卡片)2.问:最后谁称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指名读课文的第四小节
6、其他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想,曹冲是怎样称象的。3.出示课文中写曹冲称象的过程的句子:“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句。4逐步引导理解称象的过程:(1)第一步谁来念第一句(出示句子)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引导在“船身”后稍做停顿,会念得更好。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白第一步的两个动作,并相机在课件中圈出“赶、画”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地展现称象第一步的过程。齐读称象的第一步。小结并板书:
7、这一步是说,赶象上船,沿着水面画线(2)第二步指名念第二句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这句话很难读。“装到”“地方”这两个词语后面停顿一下会读的更好。指名读。这一步要做什么?以图演示,重点明白为什么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齐读第二句。小结:这是称象的第二步,“赶象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贴卡片)(3)第三步指名把第三句和第四句连起来读: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师小结:哦,称出了一块又一块的石头重量之后,再算一算石头一共有多重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这就是称象的第三步。贴卡片“称石头,算重量”5小结并引读称象过程:你们看,曹冲就是用这三步称出了
8、大象的重量,让我们合作着来读读。出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引读:曹冲称象先把再然后6 出示句子:曹操微笑着点点头。听了曹冲的办法,曹操满意吗?感情朗读这句话。(五)课中操:童谣小结称象过程1过渡曹冲称象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很多年了,但是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有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歌谣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2自由读,齐读。曹冲称象才7岁,先把大象赶上船。沿着水面画条线,赶象上岸装石头。石头多重象多重,遇事动脑真重要。(六)指导生字,完成练习纸。生字: 象 像 1 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一起探讨怎样写漂亮。2 书写生字各两个。3用一用这两个生字,完成第二题。句子中填生字。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鼻子像一根水管。板书: 称象 赶象上船 沿着水面画线赶象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 算重量附:称象练习纸一、写一写像象二、填一填 象 像 大 又高又大,身子 一堵墙,腿 四根柱子。 大 的耳朵 两把扇子,鼻子 一根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