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判断及其结构调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1693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判断及其结构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判断及其结构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判断及其结构调整 摘要: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党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大连市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其产业能级、辐射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基于此,选取了轻重工业结构、人均GDP等一系列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指标,通过比较分析,判定大连市工业的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即加工工业阶段。针对工业所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运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得出了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业为大连市的五大主导产业,并据此提出了工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建议。 关 键 词:工业;结构;发展阶段;大连市 大连是东北地区开放最早、开放度最高的城市,面临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双重机遇。大连将逐步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承担起拉动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责。东北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决定了大连的经济发展重心会落在工业上。因此,大连对东北经济发展的拉动也会体 现在对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上。然而,由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原因,这种带动作用并不大。这就迫切需要大连市进行工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同时摸清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发展阶段基本判断 工业发展阶段论认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大体可经历3个发展阶段:以轻工业为主阶段、重化工业阶段和以高技术为主的工业化社会。选取了轻重工业结构、人均GDP和工业高加工度化等作为判定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 1.1 轻重工业结构 1.1.1 大连市重工业占有绝对优势。大连市工业是由重工业发展起来的。沙俄和日本统治时期在大连建设了机车、造船、钢铁、化工等一批重型加工企业。解放后,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大连与东北其他城市一样成为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工业一直在6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重工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强化。1990年轻重工业比重是36.1∶63.9,“九五”期间轻重工业比重为26. 6∶73. 4,2004年轻重工业比重下降到19.8∶80.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此,大连市工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重工业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且呈现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1.1.2 大连市工业结构调整相对超前。通过重化工率来反映工业结构,重化工率为重工业占工业值的比重。2003年,大连市重化工率为75. 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但却低于东北区平均水平80.8%,说明大连市工业结构调整相对超前了东北区。主要是因为大连市域内没有大型矿产和能源的分布,没条件与东北其它城市一样去发展资源型重化工业;同时也由于大连市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暴露得比较早,限制了耗水量大的工业部门发展。因此,大连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发展了一系列的港口工业(开发区的工业较典型)如石化等、及耗水量较小的机械、电子等工业部门。 1.2 人均GDP水平   根据“霍夫曼工业化阶段”的分类,人均GDP5000美元是发展阶段的一个节点,表明产业发展由重化工后期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化。大连市人均GDP水平2004年为3940美元,很明显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发展阶段。 1.3 加工工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重工业发展阶段的初期是以资源性工业发展为主,到了中后期便以加工工业发展为主导。对大连市重工业产值分析中,重化工业中后期所表现的高加工度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加工业的比重也不断增大(表1),从而表明了大连市工业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 1.4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大连目前的工业发展重心仍落在重工业的发展上,并且处于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即加工工业阶段。大连今后应更加重视工业内部的精细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下,显示了大连市工业发展应该稳住重化工业 发展的优势,同时还应继续提升高新技术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拓展新兴产业。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业结构的逆向调整 根据对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大连市工业处于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即加工工业阶段。根据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大连市工业未来的演变趋势是:重化工业的比例逐渐下降,加工工业比重将不断上升,最终过渡到后工业化阶段。但是从大连市目前的工业结构来看,大连市的石油冶炼产业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31%,且仍有增大的趋势。这与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相违背的。因此,大连市在保持石化工业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应逐步提高加工工业的比重,使其达到与大连市工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理范围内,从而促进大连市工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2.2 高技术、中高技术产业比例较低 从反映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大连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OECD(经合组织)依据产业的R&D密集度将制造业分类为高技术(电子通讯,计算机、办公设备,制药,航空航天)、中高技术(化学工业,科学仪器设备,电子机械,汽车,非电机设备)、中低技术(其他制造,有色金属,船舶 制造,橡胶、塑料设备,其他运输设备,石、土和玻璃制品)和低技术(石油提炼,纺织和服装,黑色金属,木材和家具,造纸印刷)四大类。按照这个分类,大连市制造业中,中低技术、低技术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占70%以上;而高技术、中高技术部分所占比重较小,不足30%。可见,从制造业R&D密集度指标来看,大连市制造业的技术层次较低。 2.3 产品层次不高 通过对大连市细分工业部门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图1),可以看出:大连市工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远远高出各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服装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等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亦在平均水平之上。 从大连市优势产业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原材料及初中级产品,而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较小。施振荣提出用“微笑曲线”来描述制造业的价值链[2]:附加值高低随着产业链分工中的业务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链两端的附加值和盈利高,而中端的附加值和盈利低。大连市工业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仍局限于加工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如服装加工、电子、电器的零部件组装等,这些环节位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利润最薄。 3 主导产业的选择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潜在的支配作用,代表未来演化方向的新型产业。对大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主要基于4个指标:①比较优势:占有较高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②较高收入弹性:潜在的大幅增长的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③产业发展潜力:这些产业是否最能充分利用、消化并吸收当代的高科技;④ 产业的关联度:这些产业能否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最大的关联度。根据大连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3-4]把大连市32个产业进行初次筛选、合并而得出为9个产业,分别是: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电力能源。 3.2 多指标分析法 采取的是多指标分析法[5-6],为了消除各指标的单位不同而带来的问题,采取无量纲化处理,并且考虑到本文所涉及到的指标越大越好,可采用下面公式进行处理: 。式中:Zij表示第i个产业的第j个指标;Yij表示在这i个产业中第j个指标最大的值;Yjmax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产业的第j个指标,记作Z值,其中Zi1,Zi2,Zi3,Zi4分别表示4个指标的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 3.2.1 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根据国际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把产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作为产业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并与全国进行比较。表2中数据是通过上述各指标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然后进行加权后所得。固定资产净值、总产值和利税总额这三个指标的加权系数根据大连市统计研究工作者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即用3∶3∶4的权数对这3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根据表2分析得出,大连市的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食品工业和服装工业均具有比较优势。 3.2.2 产业收入弹性分析。根据市场规律,收入需求弹性高的产品在预测期内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对于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可考虑优先发展,以便在 当前产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X/X,△Y/Y分别代表大连市工业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两者相除即为各行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大连市的纺织业、服装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电力能源等产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且其发展前景也很好。 3.2.3 产业发展潜力分析。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率影响的大小通常可以衡量该产业的发展潜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部门产量上升快,成本下降也快,因而可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技术进步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来影响产业增长率,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变形,可以得出公式:A=y-aL-(1-a)K。式中:A为技术进步率;y为产业增长率;a为劳动投入弹性;L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K为资本投入增长率。考虑到总产值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消除不准确的影响,可令B =A/y,式中:B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弹性a用工资收入与产值之比来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L用平均工资增长率来计算。通过一系列计算,可得到表4,可以看出除了医药制造业外,食品工业、服装工业、电力能源工业等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3.2.4 产业关联度分析。要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运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是必备的,各产业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可用关联度来描述。考虑到产业的关 联度与产品的销售收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等指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为了简化,以这些指标作为依据来评价大连市各产业间的关联度相对大小。计算结果见表5,装备制造业的关联度最大为1.00,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行业的关联度也比较大,其值分别为0.743和0.3。 通过计算综合得分(图2),可知大连市前5位的行业是: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服装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的综合得分很高,但考虑到医药 制造业行业的特殊性,其技术进步指标很高,而其他3项指标得分都很低,因而不能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电子信息的得分较低,考虑到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应把电子信息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扶持和发展。通过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可以确定大连市五大主导产业分别为: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业。大连已经提出把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也应该重视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等轻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大连重化工业比重过大的局面。装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的R&D投入力度不足,为确保其竞争优势,今后需要不断开发、引进、吸收高新技术,形成自身科技优势。电子信息业的各方面得分都很低,今后应加大发展力度,特别是要注重开发市场、扩大需求。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等轻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特别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及产业集群的培育。 4 结构调整的建议 4.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力度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工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首先应立足于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电子信息和软件、新材料、资源能源、海洋生物工程技术4个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其次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能源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政府应切实贯彻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加快建立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以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的孵化过程。 4.2 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集群 通过前面产业关联度的分析,大连市主导产业链条短,其产业的配套能力差。在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必须统筹规划,发展相应的产业集群。以大连市主导产业为基础,构建石化产业群、交通运输装备产业群、船舶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等,不断延伸和完善各主导产业链,伴随着龙头的崛起,拉动全市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各主导产业的产业竞争力。 4.3 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 产品生产要从初加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提高产品的配套能力,重大装备要向大型化、成套化、环保型、高效低耗方面发展。提高整个工业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以石化产业为例,开发生产以烯烃和芳烃的深加工为主的系列产品和中间品,形成既有“油头”又有“化身”的石化工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伟.新时期大连市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6: 19-22. [2] 施振荣.再造宏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 81- 127. [3] 大连市统计局.大连统计年鉴(1990-2004) [Z].大 连:大连统计局, 1990-2004. [4]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4)[Z].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2004. [5] 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统 计研究, 2002(12): 37-40. [6]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与数学模型[J].经济经纬, 2004(6): 38-4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