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南知识竞赛题一、填空题:1、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 小学化 ”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2、为深入贯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 幼儿园 和 家庭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指南中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 学习与发展目标 和 教育建议 两部分组成。4、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 低幼 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阅读兴
2、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 学习经验 。5、语言是交流 和思维 的工具,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 和运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6、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方面的良好状态。7、语言领域有两大内容:倾听与表达 和阅读与书写准备 。8、社会领域有两大内容:人际交往 和社会适应 。9、科学领域有两大内容:科学探究 和数学认知 。10、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幼儿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二、选择题:1、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交往的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2、吃饭时不过分( C、催促 )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A、大声 B、急
3、速 C、催促3、幼儿在34岁年龄中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能大方地(C、与人打招呼)。、表现出来、感兴趣、与人打招呼4、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揪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 A、3 )米左右的距离等。A、3 B、1.5 C、25、34岁的幼儿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愿望,如: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涂涂画画、符号和游戏、书写方法6、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A、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暂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A、游戏 B、教育 C、劳动 7、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A、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A、学习理解 B、不去理解
4、 C、曲解 8、关注幼儿的感受 ,保护其(A、自尊心)和自信心。A 自尊心 B 自强心 C 妒忌心 9、指南共有( B、32 )个学习和发展目标。 A、31 B、32 C、3310、指南从(B、五个)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A、四个 B、五个 C、六个11、( C、56岁 )岁幼儿在讲话和表达方面的典型性表现是能有序、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事情。 A、45岁 B、34岁 C、56岁12、科学领域包括两个方面,是什么(A、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A、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B、倾听与表达 C、阅读与书写13、艺术领域从( B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外界与生活中美的
5、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A、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B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C、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4、( B、艺术 )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主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A、语言 B、艺术 C、健康15、幼儿( B、科学 )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A、数学 B、 科学 C、文学16、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 A、具体 )形象思维为主。A、具体 B、抽象 C、形体17、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B、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A、科学 B、艺术 C、语言18、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B
6、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A、环境 B、社会 C、教育19、知道保护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 A、15 )分钟。A、15 B、20 C、3020、让幼儿保持有( C、规律 )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A、良好 B、序 C、规律三、判断题:1、指南在目标部分别对34岁、45 岁、56 岁三个年龄段中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错,末期)2、5-6岁幼儿男孩子的身高应该达到106.1-125.8cm。(对)3、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该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教学,不可随意调整。(错,应该根据幼儿发展需要灵活调整,给予适宜指导)4、让幼儿掌握本民族和本地区的
7、语言也是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对)5、目标让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出自社会领域的内容。(错,健康)6、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需要参加专业培训、教研,不需要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错,需要)7、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错,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8、指南中艺术领域有3个子领域,健康领域有2个子领域。(错,艺术有2个,健康有3个)9、幼儿园组织活动时,不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界限,让孩子养成良好班级集体意识。(错,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活动)10、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对)四、简答题:1、在实施指南中我们教师应
8、把握哪些问题?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2、幼儿动作发展的几大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3、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哪几点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4、指南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5、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什么?激发研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五、问答题:1
9、在实施指南中我们教师应把握哪些问题?答: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
10、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2、在艺术领域教师如何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给予适
11、当指导? 答:(1)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2)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3)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4)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5)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3、如何结合具体情境,知道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答: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