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的插图;田字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开展游戏,乐中学;运用图画,比中学;小组探究,合作学;联系生活,说中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猜谜: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以后两条腿,老了以后三条腿。(人)
(1) 猜到:对了就是“人”字(出图),那你能猜猜这两幅图是什么字吗(出示“从”“众”)?
(2) 猜不到:这个字呀,就藏在这幅图里(出图后按部就班引出“从”“众”)
(“从”才出来的同学表扬他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肯定经常复习,“众”才出来的同学表扬他课外阅读丰富,善于积累。)
二、 教学第一部分
观察这三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
从
众
相同点
都是由“人”组成的
不同点
构成
1人
2人
3人
含义
一部分或者单独的个体
两个人或者两部分人
很多人
、总结:可以从字形推断字义。
三、 教学第二部分
(一) 解字
过渡:有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写进了同一首儿歌里,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识字7”(板书课题)
1、 自读儿歌,读准字音
(1)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能准确的读好这首儿歌呢?(想)那么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没学过的字音怎么读准它呢?想想办法吧。(指名说,总结:借助汉语拼音、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等)相信你们借助这些方法肯定能准确地读好这首儿歌,赶紧开始读吧。
(2) 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越来越会学习了,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圈出了生字,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思考,有的小朋友还会主动的请教同学和老师,如果每一篇文章你们都能这样阅读收获肯定会很大。现在谁来勇敢地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评价后,齐读。)
2、 认写生字,掌握字形
过渡:现在让我们把儿歌中的生字宝宝请到大屏幕上来和小朋友们认识一下吧。
(大屏幕出示“群”“条”“黄”“变”“成”)
(1) 说笔顺(分组说,最后一个字一起说)
(2)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指名说,相机屏幕出示:拆字法、替换法、编儿歌)
(3) 指导书写“群”“变”,师范写,生临摹描红。
3、 学以致用
(1) 找朋友,用学过的汉字给本课生字组词
(2) 读词
(3) 捉迷藏:联系生活识字。这些汉字宝宝可调皮了,瞧,他们从课本里跳出来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了,看看哪个用心观察的小朋友能把它们找出来。(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图片,学生小组合作找字,没学过的字可以认一认,问一问。)
总结:只要你有一双爱观察的眼睛和一个爱思考的脑袋,你学到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多。
(二) 说文
过渡:认了字,读了词,现在让我们一句一句的来读儿歌,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1) 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指名回答,说出判断方法)
(2) 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思考意思,指名解释。
(3)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指名回答)
(4) 听了同学们的解释老师也想到一个词“万众一心”(补充板书四字词语),请同学们看图片,请用“谁万众一心地在干什么?”说一句话。
四、 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五、 作业布置:
1、 背诵儿歌
2、 完成《习字册》剩余生字的描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