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综合练习五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A.细雨漾漾 B.桂花飘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凋落
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4.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熔化 C.蒸发 D.升华
5.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6.在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可见光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电磁波
8.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9.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A.静止不动 B.向两侧分开
C.向中间靠拢 D.向同侧偏移
10.小明观察了市场上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以下四个电路(其中
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其中
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
分别截去一段,截去部分的高度相同.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李明同学将额定电压均为6V的两只灯泡L1和
L2串联起来,进行实验探究.闭合开关后,看见灯L2较亮,
灯L1几乎不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则关于两灯的电阻R1和
R2、两灯的额定功率P1和P2的大小关系成立的是(不考虑
灯丝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A.R1>R2,P1>P2
B.R1<R2,P1<P2
C.R1>R2,P1<P2
D.R1<R2,P1>P2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 产生的,然后通过 ▲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并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
传递到全国各地.
14.木块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 ▲ J,功率为 ▲ W;若木块重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 ▲ J.
15.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0.5m/s的速度沿直线做匀速运动,100s内通过的距离为 ▲ m.烈日下测绘器材表面温度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 ▲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 方式实现的.
16.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N;放手后物体将 ▲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的重力势能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 ▲ N.
17.2010年2月,在世界冬奥运冰壶比赛中,中国队夺得优良成绩.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
成,底面积约为0.018m2,重约180N.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 ▲ Pa.
18.有一种电源被称作“恒定电流源”,它能够对外提供大小不变的电流.现有一个恒定电流源,它对外提供大小3A的恒定电流,用它给一个标有“6V、2A”的灯泡供电,要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给灯泡 ▲ 联一个阻值为 ▲ 的电阻.
19.王小聪同学的家住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他父亲年前拉回了一套液化石油气灶具.液
化石油气热值为3.5×107J/kg,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热 ▲ J,需燃烧液化石油气 ▲ 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 0.6W”字样,
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1,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
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0.3A,则R的阻值为 ▲ ,
此时灯泡L和电阻R消耗的功率之比是 ▲ .
21.我国某航天器的一部分光电池板面积为8m2,正对太阳能产生
120V的电压,为航天器提供10A的电流.若太阳光照射处每1 m2
面积上1 s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000J,则该部分光电池在1h内所获得的电能为
▲ J,该部分光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 ▲ .
2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
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 ▲ 、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 ▲ .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 ▲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规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3.(2分)根据图中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方向,画出入射光线.
24.(2分)如图所示的杠杆B点挂着重物G,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平衡在图中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25.(2分)螺线管接通电源后,可以产生如图所示的磁感线.根据图中信息标明电源的正负极,小磁针的N极.
26.(4分)请写出图中四幅课本插图所说明的物理知识:
甲图 ▲ ;
乙图 ▲ ;
丙图 ▲ ;
丁图 ▲ .
27.(4分)小文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钩码重
G1/N
动滑轮重
G 2/N
测力计拉力
F/N
钩码提升高度
h/m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4
0.4
1.6
0.1
0.3
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如下问题:
(1)小文同学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机械效率
28.(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同学对家里的用电器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他以
一台电磁炉为观察研究对象,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你就小明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或提出有关问题:[C水=4.2×103J/(kg℃)]
观察对象
有关记录和相关数据
电磁炉铭牌
U额=220V P额=2kW
电能表铭牌
220V 10(40A) 50Hz 2000r/kWh
用电磁炉加热一壶水(水的质量为4kg,
初温为30℃)
关闭家里其他用电器,只将电磁炉接入电路烧水.观察电能表,表盘在10min内转过了600转,此时用温度计测得的水温为70℃.
(1)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磁炉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耳?电磁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请你将求解结果与这位同学在活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情况(只要求写出一个)?并解释原因.
29.(4分)小星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水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 ▲ g;
(2)小星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乙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 ▲ ;
(3)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用本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 ,石块密度为 ▲ .
30.(4分)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
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
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
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
屏的数值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
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
力的增大而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
▲ m/s.
31.(6分)小刚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中,将两盏标有
“2.5V 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如图,用电压恒定的电
源供电.某一时刻,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关于
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刚给出了四种猜测: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D.电源电压升高,两盏灯同时被烧断
(1)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 ▲ (2分);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
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段有绝缘皮的铜导线.在它们中间选择
一样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有 ▲ ,你的理由是 ▲ .
(3)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了如下数据,得出了结论: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②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请你对上述结论分别进
行评价,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① ▲ ;
② ▲ .
电流
I a=0.3A
I b=0.3A
I c=0.3A
电压
U ab=2.5V
U bc=2.5V
U ac=5V
32.(4分)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
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
序数
水平
板面
高度
h/m
水平距离
s/m
1
木板
0.20
1.00
2
木板
0.40
2.00
3
木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1)分析1、2、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
(2)比较1与4(或2与5或3与6)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
33.(10分)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
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
(1)图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 ▲ 极,若在l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 ▲ .
(2)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
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戊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
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 .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是因为 ▲ .
(3)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以测量图甲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
①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l处.吴力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
R的电路,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丙所示,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请
你将该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②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丁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 .
③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知,l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 T.
④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1处移至2处,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电流表的示
数 ▲ ,电压表的示数 ▲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上述电路中,将该磁敏电阻从待测磁场中移出,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0.0 mA时,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 .
设电源电压为5.50 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