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满分150分,卷面5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基础知识(20分)
1、、默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10分)
(1) ,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4)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
(5)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2、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5分)
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 微笑
3、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5分)
4、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对你有影响的文学形象并简述他的事情。(要求写出作品的名称和人物的名字及他的事情)(5分)
5、学了《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明白了读文学作品的好处,你喜欢文学吗?为什么?请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10分)
三、读下面短文,完成11-16题(15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给“度”字注音并解释。(3分)
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1)而置之其坐(____同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
8、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2分)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10、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以及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40分)
(一)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①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 ;担忧的是 ?
②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③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④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⑤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1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4分)
兴奋的是 ;
担忧的是 ?
12、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他要告戒“我们”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对第五段中“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这一句你怎样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4、乡下的教育条件和城里相比,悬殊还是比较大的,这对乡下孩子的成长果真没有影响吗?请你谈谈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你喜欢老校长这个人物形象吗?说说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最美的读书声
①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
②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
③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
④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学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
⑤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想到这里,苏姗心将带出来的那块小黑板挂在土墙上,用粉笔写下一行字:我们的学校开学了!然后,她将孩子们带到小黑板前的空地上坐下。
⑥她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一双双天真无邪地眼睛,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的这所特殊学校开学了!无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和家乡。” 说到祖国、说到家乡,苏姗的嗓音哽咽起来,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水,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有的人还轻轻地抽泣起来。
⑦苏姗抑制住心中的悲伤,在黑板上写下了“和平”、“友爱”、“幸福”几个词。然后,她对着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课,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和平、友爱、幸福!”
⑧孩子仰起头,脸上露出憧憬地神情,随着苏姗一起朗读起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17.苏姗在逃难中,为何所带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块小黑板?你从中看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8.读画线句,说说苏珊为什么要将“和平”、“友爱”、“幸福”这几个词语作为第一课的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9.文章第③~④节从记叙顺序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顺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分)
20. 文章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这句话作结尾有何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五、作文(55分)《我的初中生活》
要求:1、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作文;
2、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