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美丽的小路》说课稿.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71914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路》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美丽的小路》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说课稿 说课人:王晓凤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九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设计理念,第二是教材简析,第三是学情分析,第四是教学目标简述, 第五是重难点简述,第六是教法.学法指导,第七是教学过程,第八是教学板书简述,第九是简述反思。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发现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美丽的小路》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读、互读、评读、角色读、表演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调查实践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教材简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将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主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三、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大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 四、教学目标简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五、教学重难点简述 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八自然段。 六、教法、学法指导 教法指导 1、 情境教学法。我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2、 朗读感悟法。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 我采用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的方法。采用自读、齐读、引读,在反复朗读中读通课文,理解内容。 七、教学过程简述 1、激趣 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精心、恰当,能使学生迅速随教师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师:动物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他们呀,居住在美丽的村庄里。这时我课件出示:美丽的小路。紧接着,我问学生鹿先生门前的小路怎么样?学生会说:美丽、漂亮、有花有草等等。然后我会问学生,在这条小路上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由此顺势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导入环节过后,我出示生字卡片,通过看拼音自己读、指名读、同桌互听互读、赛读、去掉拼音领着老师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为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然后请小朋友把课文自读几遍,要求读准生字,不丢字、不添字。 4、朗读感悟,再现情境。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课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贴近儿童生活,富有个性,特别适宜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 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抓住文中“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板书:美丽)学生亲身参与表现小路的美,真正分享小路的美丽。 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表达人们对小路的爱护之情:“啊,多美的小路啊!”。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谁会在小路上散步?他们会说什么? 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要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来读。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我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第5、6自然段,请学生戴上头饰再读“鹿先生、兔姑娘”的话,要指导读好“皱、捂”等词。第7、8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此处板书 不见了,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板书 找回来。学生通过亲自理解、表演,获得的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精神食粮。这块儿多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第9—12自然段是最后一部分。第9自然段,要结合看图,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式表演,再现劳动场面。 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美丽的小路失而复得。学生由衷赞美小路,更能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此处让学生分组合作读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PK,学生的积极性被推向高潮,重点也不再是重点了。 5、  小结 我用真切的语言总结:孩子们,美丽的小路终于回来了,让我们像鸭先生那样,一起说一句:“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6、回顾目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7、扩展延伸 选取生活中抓拍的图片,说说哪里美,哪里不美,为什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8、板书设计 11.美丽的小路 美丽---不见了---找回来 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保护环境 八、板书简述 板书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教学过程第四环节完成 美丽——不见了——找回来 二、教学过程小结部分总结 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三、拓展归纳 保护环境 九、简述反思 《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三、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王晓凤 《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三、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