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家乡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文献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走进家乡。
1、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感受?学生展开讨论。 2、同学们,在我们自己的家乡,你觉得有没有变化呢?今天就来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家乡吧。 (二)、自由选择,了解家乡。
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房屋、道路、小桥、家庭、街道)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三)、巩固认识,热爱家乡。
1、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己拍摄到的许多照片,我也切实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
2、同学们看了我们家乡变化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从录象中,同学们对家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了解呢? (通过观看录象,提高学生对家乡变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抒发情感,祝福家乡。
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家乡真是变化太大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能把自己家乡的变化记录下来呢? 学生交流。 过渡: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变化中的家乡尽情讴歌吧。 (指导学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进行画,也可以用自己的笔写出来,也可以写几句话进行赞美,可以写诗)
2、进行成果展示。
(五)、播放歌曲,歌唱家乡。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声中结束。
板书 家乡的变化
过去 现在
住房
交通
公共设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萌发喜爱之情,愿意倾听同学的表达,了解各地的变化和风景名胜。
2、懂得一些收集、整理资料的初步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表达、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家乡变化中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
1、复习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2、导语:在我们家乡日新日异地发生着变化的同时,却也出现了这样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出示课件:2张图片) 师介绍: ①城市广场是人们娱乐的最佳场所。但在广场的一角垃圾遍地,恶臭难闻。这让人们极为扫兴。 ②许多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让天空不再湛蓝,让河水不再清澈,让空气不再新鲜。
3、这些现象会带给我们许多思考,我们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怎么做才能使家乡更美丽呢? 学生:1、补充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2、生谈自己的想法。 (预设可能出现的回答: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小事做起,拾起一片纸,一个塑料袋,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二、讲述故事,激发情感
1、师讲述小故事《执着少年爱家乡》。(故事叙述了一位少年发现健身广场悬挂秋千的铁链断了,反复地向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了一场意外事故的发生。)
2、师:是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乡的成员,对家乡的建设都应有一份爱和责任。 学生: 交流听故事后的感受。
三、畅想家乡的未来
师:同学们,尽管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一些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祖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家乡,为祖国做一点贡献的话,同学们想一想,20年之后、30年之后,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会是什么样呢?请你大胆的展开想像,可以把你的设想画下来,可以写下来,也可以说一说,选择你喜欢的方式。
学生: 1、完成作品; 2、汇报:(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文章等来展示自己的设想。)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相信有了你们今天的努力,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让我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努力吧!
2、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周日,和村里的小伙伴做一件有益于家乡的事。(雏鹰假日小队在行动)
板书 家乡的变化
不足 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我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