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265629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专业代码: 0837 ) 一、 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主要支撑学科, 涉及自然灾害、 灾害事故、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是研究各种工业灾害发生原因与过程, 灾害防治, 安全检测与监控, 安全分析与评估, 安全监察与管理、 安全设计与生产等问题等有关理论、 工程技术、 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 1.矿山安全理论与技术 针对矿业开发中重大灾害的成因、 预测预报理论以及防治对策等关键问题, 采用地质学、 地球物理探测和采矿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 深入研究瓦斯( 煤尘) 爆炸、 煤与瓦斯突出、 矿井突水、 顶板冒落与冲击地压等突发性动力灾害成灾机理; 研究煤炭开采中的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 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及其防治理论与技术、 矿山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与事故分析理论与技术, 为矿业开发中重大灾害事故的预测、 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安全管理与评价 针对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有关的法津、 法规、 技术标准的规定,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识别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析不同工艺环节所特有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性, 进行安全系统分析与评价; 研究事故致因理论, 危险源辩识、 评价与控制理论, 系统可靠性及安全运行理论, 研究适应不同工矿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理论以及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控制措施, 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3. 矿井通风防尘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通风装置合理配置及粉尘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经过建立矿井通风仿真系统, 优化通风网络, 降低全矿总风阻, 合理风量分配, 提高主扇装置的效率, 充分利用自然风压通风达到矿山节能目的; 在粉尘防治方面, 从产尘源特征、 粉尘理化性质及先进的实验测试分析方法入手, 研究粉尘防治系统理论。 4. 矿井动压灾害机理与治理 以矿井岩爆、 冲击矿压、 煤岩突出、 采掘动压的致灾机理研究为基础, 着重开展相关岩体受载变形、 蠕变、 动压分布的实验分析与实测, 对声发射、 红外反映、 应变速率等前兆信息开展机理研究, 对相关指标提出预警值与安全评判, 提出相关的检测方案, 为矿井生产中的动压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5.职业安全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分析与防治技术理论及实践, 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6.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本研究方向以工程地质学为基础, 应用岩石力学、 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 研究由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提出灾害治理对策和环境修复方案。 二、 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与安全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创新与创业精神、 社会交往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实验技术与手段以及计算机技术, 完成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科研课题; 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 能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 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三、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有关学科、 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组( 或导师) 负责制, 形成以导师为主的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 最长修业年限5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不包括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 。 四、 课程设置及简介 1、 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分要求一般为28~34个学分, 其中学位课17~21学分。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 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 还须补修两门以上大学本科相应的主要课程, 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安全科学与工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 位 课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Ⅱ 必修 外语 基础英语 72 4 Ⅰ、 Ⅱ 必修 英语口语听力 36 2 Ⅰ、 Ⅱ 必修 计算方法 54 3 Ⅰ 必修 数理统计 36 2 Ⅰ 必修 高等安全工程学 36 2 Ⅰ 必修 系统安全理论 36 2 Ⅰ 必修 非 学 位 课 专业英语 36 2 Ⅱ 必修 自然辩证法 18 1 Ⅰ 选修 运筹学 36 2 Ⅱ 必修 ( 任选1门) 模糊数学 18 1 Ⅱ 随机过程 36 2 Ⅱ 通风安全学 18 1 Ⅱ 必修 通风系统数值模拟 2周 1 Ⅱ 必修 矿山安全理论与技术 18 1 Ⅱ 必修 矿山安全综合实验 2周 1 Ⅱ 必修 安全评价理论与应用 18 1 Ⅱ 必修 企业安全评价实践 2周 1 Ⅱ 必修 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 18 1 Ⅱ 选修 职业卫生学 18 1 Ⅱ 选修 科技论文写作 18 1 Ⅱ 选修 安全行为与心理学 18 1 Ⅱ 选修 事故应急技术 18 1 Ⅱ 选修 系统可靠性分析 18 1 Ⅱ 选修 补修 课程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学原理 必修 环节 实践环节 1 Ⅲ 学术报告 1 Ⅰ 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 2 Ⅲ 注: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 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以上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 经过相应的考核记入考核成绩, 但不计学分。 2、 课程简介 ( 1) 高等安全工程学( Higher Safety Engineering) 主要学习安全工程科学基础理论, 安全工程技术和方法, 包括安全科学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设备工程和安全经济等内容。 ( 2) 通风安全学( Ventilation and Safety)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通风与安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通风优化设计、 灾害防治等。 ( 3) 系统安全理论( System Safety Theory) 主要学习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预测技术、 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方面的内容。 ( 4) 职业卫生学( Vocationalhygienics) 主要学习职业卫生基本概念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危害控制、 个体防护等相关知识。 ( 5) 安全评价理论与应用( Safety Assess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 目的、 要求、 程序和方法。经过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查找、 分析和预测工程、 系统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及危险、 危害程度, 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以达到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 6) 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学习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事故统计与分析、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安全管理体制级事故应急管理等相关内容; 学习机械电气、 交通运输、 矿山、 建筑工程施工、 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 以及防火防爆、 特种设备等安全技术。 ( 7)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安全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 重点讲解安全信息概论与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软硬件环境、 系统的规划分析、 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结合多个应用实例阐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 8) 矿山安全理论与技术( Mine Safety Theory and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内外矿山安全及技术工程的最新发展, 其中包括矿井火灾防治、 矿井粉尘防治技术、 矿井瓦斯防治及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等内容。 五、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 ( 一) 论文要求: (1)应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成果。 (2)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 要有新的看法和一定的工作量, 必须达到国内或国外学术刊物能够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 二)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完成如下环节: 1.论文选题报告与开题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应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有一定的探索性, 有一定的工作量, 应具有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或应用价值, 并在本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在确定课题方向的基础上, 要求查阅近 内的国内外有关文献, 并阅读30-60篇以上。选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五周内( 一般9月底之前) 完成。书面选题报告要求0.5-1.0万字, 双面打印装订成册, 于开题后两周内上交”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开题报告评议书”一式两份, 一份由所在学院留存, 一份由研究生学院备案。 论文选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1) 拟选课题当前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水平。 ( 2) 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可行性。 ( 3) 所选课题的目的、 意义、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等。 ( 4) 选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实验设备、 图书资料、 本人理论及实际工作基础),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 5) 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选题报告的评审一般应采用报告会的方式, 硕士研究生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 就课题的来源、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方案、 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学院或系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评审小组, 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 并提出评审意见。 选题报告经过者, 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经过者可在2个月内再补作一次选题报告, 仍未经过者, 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按肄业处理。 选题报告经过后, 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题目和研究内容。如有特殊原因需修改者, 由硕士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 经导师、 评审小组组长签署意见, 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盖章, 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并及时重做选题报告。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不适合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及时处理。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 政治思想、 业务学习和健康状况三个方面。 硕士研究生以书面( 0.8-1.0万字) 和讲述方式两种方式, 对其论文作中期进展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论文进展情况、 论文所遇到的问题、 论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及进一步工作计划等问题。学院或系组成由5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的考核小组, 对此报告进行考核, 就课题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 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考核结束后, 考核小组要形成决议并填写《河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中期考核情况表》。 考核结果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 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不符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条件者, 限期改正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3.学位论文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是答辩前的一次综合审查, 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由学院组织进行, 对硕士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审查, 并提出论文修改及答辩的具体指导意见。论文预答辩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4.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 按照《河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和授予工作程序》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经过者, 经学院、 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经过, 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5.各环节间的时间要求 论文选题、 中期考核、 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 防止走过场。选题工作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1年。答辩申请与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