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上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第一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购买物品的现时情景,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的学习和使用兴趣。
2.使学生认识电子计算器,知道电子计算器的构成,并学会使用。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认识计算器
1、向同桌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何开机、关机。
2、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你还知道计算器的哪些功能键的作用?
活动二:学习使用计算器
1、用计算器计算 38+27 30×18
并用笔算或口算检验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
2、用计算器计算 380+192+43
816×27÷68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活动三:探究规律
1、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检测反馈】
1.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1题。
2.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2题。
3. 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第3题。
阅读资料:
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算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采用的一种计数和计算工具,它们大多用竹子制成,约二百七十枚一束,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古代的“筹算”又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现在,人们在进行一般计算时普遍使用计算器,计算器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电子计算机能进行计算器无法完成的复杂计算,而且算得非常快,我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星云”的运算速度为每秒超过一千万亿次,其一天的计算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用计算器算三十多年。
一。 复习
1.口算:
180+100 100-42 630+27 860-20 650+170 860-60 100×6 300×7
3×30 560÷80
2. 出示:5963×234 45875÷25
提问:这两题可以口算吗?
3.出示例题插图。
活动一:认识计算器
1.介绍电子计算器的种类和用途。
2.认识电子计算器。
(1)组织学生观察计算器,了解外部特征和构造。
(2)认识计算器的显示器和键盘。
(3)介绍键盘的功能。
活动二:学习使用计算器
1.使用方法的学习。
2.实际运用。
(1)计算38+27 30×18
按怎样的顺序按键?
第一题做完了,想做第二题时,如何按键?
按错了键,怎么办?
(2)完成试一试。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练习。
同一级计算的两步计算题,根据运算顺序,
可以按算式的书写顺序从左往右,直接按键算出
结果。
活动三:探究规律
1. 游戏
计算111111111×111111111
计算器上显示不出怎么办?
先找规律。
【检测反馈】
第二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学习的态度。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计算器,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思考: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操作计算器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2.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将你们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活动二:试一试,比一比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38×15-1274 (70310-69615)÷139
(1)思考:这两题各含有哪两级运算?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猜想: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3)验证:用计算器尝试计算。
2.小组讨论:
(1)用一般计算器计算“活动一”与“活动二”的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活动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小组内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2.小组校对答案,说一说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3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计算,如果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
3.阅读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1)仔细阅读,尝试使用改错键进行一次操作。
(2)你还会使用计算器的哪些功能键,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向全班同学介绍。
【检测反馈】
4. 课本第103页“想想做做”第2题。
5. 课本第103页“想想做做”第3题。
6. 课本第103页“想想做做”第4题。
7.
一。复习
1.用计算器计算。
312×250= 364568+236009=
33138÷63= 407005-215129=
2.引入课题。
活动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40000-165×182
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试着用计算器计算。
(3)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4)小结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活动二:试一试,比一比
(1)出示438×15-1274
(70310-69615)÷139
(2)学生计算,并说说操作过程。
用一般计算器计算“活动一”与“活动二”的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
活动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小组校对答案,说一说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3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计算,如果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
3.阅读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检测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