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策略初探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英语语感的特性,用正确远见的理论来指导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找出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高处着眼,细处着手”,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打下稳固长远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语感; 标准;感性; 理性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英语语感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把握不住语感的本质,从而导致英语教学“高投入低收效”的尴尬局面。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虽然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总让人感到不自然、不地道。究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方面: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感及语言习惯的养成。(2)学生自身方面:主要是心理障碍。由于母语的干扰和缺乏真实语言环境,随着知识的积累,教材难度的加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3)社会方面:英语不是母语的国家限制了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为学生终身外语学习打下稳固长远的基础。在此,笔者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 、概念本质内涵与其基本特性
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英语的语音、语调有一种天然的把握能力。一学就像,一说就顺,一读就通,并且在言语过程中根据情景的需要加入合适的体态语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许多老师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语感,它是一种“天赋”,其实这是对语感的片面认识。外语教学心理学家认为:“语感即对语言直觉的反映或者说是对语言的感性反映。具体说来就是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假思索地无意识地对词的数、格、性、人称和时间进行正确的变化,使用必要的前置词,正确连续、停顿、重读,语调、语气适合自然等”。这是对英语语感的内涵做出了一个具体的界定,使我们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英语语感的概念。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英语语感的特性,“知其长短利弊,攻其关键之处”,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英语语感具有哪些特性呢?
(1) 语言运用的直觉性。在询问某些掌握外语的人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常如何确定某种外语表达的正确或错误?”他们的回答都是:“感觉就是这样。”对于在运用外语时是否需要记忆各种规则(语音规则、语法规则等)的问题时,所得到的答案也基本上是否定的。这些都是语感的作用。
(2) 感性理性的统一性。经过长期的外语学习,大量的言语实践,人脑积累的丰富的语言经验就会以“格”的形式积淀下来。当人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人脑立即以自动化的方式把信息与贮存在脑中的“格”相联系,对号入座,迅速地作出判断。这里的理性无疑是对语言文字本质规律的把握。
(3) 由此及彼的联想性。人对一个单词或句子的反应不可能只停留在单方面的语义的感知,而经常会伴随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如看到banana这个单词我们的反应决不会单单是对“香蕉”这个词义的反应,而会联想到它的弯弯的月亮状、黄黄的颜色、诱人的香味和可口的味道等一切与香蕉相关的信息。
(4) 言语活动的情感性。语言是人表达自我的工具。因而语言运用中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当事人的情感态度。如同样是一句How are you ?可以用不同的情感态度来阐释。用自信高亢、满面春分的语调来阐释;用看望病人的急切语调来阐释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一句话恐怕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只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培养英语语感的主要策略与途径
在对英语语感及其本质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根据小学生英语语感的一般标准,我们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便有了一个基本的方案。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科学理解英语语感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高处着眼,细处着手,为学生终生外语学习打下长远的基础。
1、采取多维训练,优化语音语调
(1)丰富语气语调。由于语感的情感性及教学大纲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在单词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用不同的情感态度(即变化多端的语调)引导学生发好每个音。这种方法的益处显而易见,在正确读音前提下增加了单词的情感性,使单词声情并茂,语音更加全面。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鼻而来,又使整节课显得起伏有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片段】在教学hello这一单词语音时,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语调来完善学生对单词语音的感知。教师可用迫不及待的语气并带领学生挥动双手来说hello,体会高兴的心情;用垂头丧气的神态配合忧郁悲伤的语气来说hello,体会萎靡不振的感觉;用嬉皮调侃的语气带领学生来说hello,体会自由豁达的心境等等。
(2)强化语流训练。在课堂的语音训练中,不仅要进行单词训练,而且要坚持语流为主,强调整句的训练,同时要重视语音中的强弱读的语流训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积累后编入一些简单的小诗、节奏穿插在语音训练中,让学生在朗朗上口中流畅语言。
【片段】在身体各部分名称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扩展一个相关的拍手歌Head shoulder knees toes 节奏如下
× × ∣ × × ∣× × ∣ × - ∣
Head and shoulder baby one two three
Toes and knees baby one two three
很明显歌词中的head shoulder 处在强拍上,而and则处在弱拍上,由于歌曲节拍的作用使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sth. and sth. 时and弱读的规律,而且提高了英语语言的节奏感,培养了语感,一举数得。
(3)熟悉连读技巧。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像母语国家的小朋友一样轻松地说英语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朗读能力,熟悉朗读技巧。如连读技巧:连读时的音节一般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不可以加音,也不可以读得太重。如:not at all这个短语。连读时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单词。注意:连读只发生在句子中的同一个意群中。在两个意群之间即使有两个相邻的辅音和元音出现,也不可连读。如please take a look at it.这个句子中take a look at it是同一个意群,那么take与a可连读,look与at可连读,at与it可连读。在There is a book in it.一句中book与in往往不连读,因为book与in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意群中。
2、运用音形结合,有序进行直拼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单词教学中,避免反复拼读、写的枯燥练习,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序地进行直拼教学。因为英语语音和汉语拼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汉语拼音中声母的读音尤其如此,英语中的元音与汉语拼音的韵母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而我们的学生已掌握了汉语拼音,把拼音的方法用到英语单词的学习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低段学生知识量少,可进行简单的单个辅音和元音的拼读。
【片段】在教bag和map,教师先出示b、g、m和p等字母,但不教字母名称,而是直接读音〔b〕、〔g〕、〔m〕、〔p〕;同样,出示字母a,教学生念a对应的读音;然后出示单词,借助汉语拼音产生正迁移,学生能很快读出这两个单词。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标出单词中的某一相同字母,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和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经过一段时间,老师对此做出一定的归纳。如:cat bag map ant 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直拼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中高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单词,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区分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以及辅音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
【片段】在引出单词bear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齐读已学单词pear,然后拼读p ear,让学生感知字母组合ear的发音。再通过bear pear两个单词形的比较,在教师通过音形结合的引导下,学生能基本准确读出bear这个单词。如果要检测一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字母组合ear的发音,教师可给学生wear的音,让学生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多数学生能说出wear。当然,教师要对学生的出色表现作出肯定。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尝到了“跳一下摘到葡萄”的乐趣,同时无形中优化了他们的语感。
通过这样有序的直拼教学,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能独立拼读出新单词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良好英语语感的形成。
3、 创设语言环境,扩展实践基地。
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语感的培养有赖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的习得、英语 语感培养也是如此。为此,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来给学生提供模拟的语言环境,提供最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具体做法:(1)尽量用英语授课,多给学生提供操练机会。如:专题会话、自由谈话、回答问题、分组讨论、模拟人物访谈等;(2)课余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口语作业,定期举行课外活动。如英语班会、兴趣小组、英语角、朗诵比赛等;多看英语节目、英文电影、多听英文磁带、多朗读。(3)充分利用教室和校园进行模拟的语言环境的设计。如: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画或英语谚语美化教室、开设英语黑板报、举办英语刊物、校园英语广播等。通过这样的模拟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4、重视文化教学,强化语感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些和熟悉英语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感后,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文化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其文化与交流模式的适应性。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忽视文化差异,就可能发生判断上的失误,交际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障碍,甚至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要注意指名一些词和词的文化意义和作用中的文化规约,让学生不但掌握其音、形、义,而且能恰当使用。
【片段】 以“dog”一词为例,在中国人看来,“狗”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英语国家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把狗当作最好的伙伴和朋友。故有下列说法: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
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育。如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的风土人物。也可以组织或动员学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如何交往,节日如何庆祝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举行文化知识讲座等,这些做法无疑会给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强化了语感的形成。
5、内化语言结构,训练英语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但并不完全否定语法教学。好的语法教学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合理,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到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结构,形成语言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任务活动、语篇等丰富的形式来进行。
【片段】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内容时,教师准备一个里面放有何种动作图画的Magic Box,让学生从盒子里抽出图片,然后表演动作,其他同学来猜测,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 m playing…”“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singing…”。在这样的竞猜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法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了用所学内容表达意义。
总之,英语语感的培养与优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留心细微之处,自然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9
(2) 张莺.小学英语教法【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3)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