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之七
西城中心小学 章灵芝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3、体会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介绍海伦凯勒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她曾经这样说过:“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2、那同样是盲人的小女孩安静,他又是怎样感受这个世界的!让我们透过这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一起走进盲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齐读题目)
3、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想想: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
二、透析“奇迹”
1、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
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你认为是奇迹,对吧?那你呢,你呢?(快速追问)
你们都认为是奇迹,为什么?
师:这样的奇迹,你们惊讶吗?读出你们的惊讶来!
2、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一个奇迹呢?
出示句子1: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分析: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极其准确特别的读出来,为什么?为什么一个盲童会如此准确呢?仅仅是花香的引导,她就能极其准确的伸向月季花,并且拢住蝴蝶吗?你再去看看课文,你还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2、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同学们,你们见过盲人走路吗?是怎样的?可安静也是一个盲人,为什么会走得如此流畅呢?那她为什么如此熟悉呢?(他整天流连其中)是什么吸引她、促使她整天流连其中呢
师:是呀,这些都来源于安静对春天的热爱,他的心中装着整个春天。
师:啊!朗读训练: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体会安静对春天这份浓浓的爱吧,
B、感受人物的内心
1 安静对春天的爱,打动了你,打动了我,也感动了作者,你从哪儿感受到?
出世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分析:“多姿多彩”是什么意思?可作者却用了“多姿多彩”来形容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因为安静的心中装着春天呢,怎能不说她的内心是多姿多彩的呢?
朗读体会
2 还有哪里让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
出示第6自然段
安静为什么要放飞蝴蝶?
“张望”是什么意思?安静是个盲人,他能看得到吗?
师:是呀,安静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他心中有眼睛呀,所以他不仅看到了鲜花、蝴蝶,还看到了蝴蝶飞舞的轨迹。
三、明理,升华
1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齐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结语:对,我们每个人,不论你是否健康,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了作者这样一个道理:(读)
在这个书声朗朗的教室里,安静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
四、拓展升华
1、放眼世界,我们从海伦凯勒身上了学到了她坚强不屈,热爱生活的品质。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残疾,但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们仍然活得很精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吧
出示图片,旁白人物介绍
2、同学们,在这抒情的旋律中,拿起你们的笔,写出你们的心声吧。
3、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虽然残疾却又热爱生活的朋友呢,让我们祝福他们一路走好。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之十
作者:随风飘云
【设计意图】
真正的阅读要使阅读者披文入情,能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从而领悟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本文文笔细腻,意蕴深刻,而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因此,本设计力求把比较抽象的课文内容具体化,抓住关键词反复凭借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与语段进行质疑、品味、诵读、理解,以独白想象、资料拓展为情感提升契机,力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春天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和相关课外资料的演示文稿、身残志坚的杰出代表人物照片);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搜集有关身残志坚的事迹,特别是盲人事迹,了解盲人生活状态。
(3)认真完成一项游戏:蒙上眼睛,自当盲人,在家生活至少半小时。
【教学流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感受春天美好。
2、七嘴八舌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结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并相机指导读题)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寻找小伙伴帮助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交流阅读后的初步感受: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四、走进文本,深入读文
(一)布置自读: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抓住句子中安静最让你感动的动作或词语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与安静进行心灵对话的方法:把你的同桌当作安静,你围绕句子向“安静”提出问题,请“安静”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好吗?
(二)集体反馈:
【预设一】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抓“极其准确”,比较“准确”和“极其准确”的不同,感受安静的不可思议。
2、抒情:假如你就在旁边,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
【预设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问:安静的哪个举动让你怦然心动?(学生读句子说理由)
教师随机点拨:
1、竟然:
(1)你从“竟然”中读出了什么?结合学生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2)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涌起了许多“!”,你能把我心中的“!”变成语言文字吗?(随机板书:创造奇迹)
2、神奇的灵性:
(1)老师查过字典,灵性是指经过训练而具有的智慧,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的2、3两节,看看安静的灵性是怎么来的?
(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在花丛中的穿梭;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小区环境的熟悉;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由于整天的流连,凭着对花儿的喜爱,凭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安静得到了这份神奇的灵性,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切身的体会吧!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诵读:
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
仅仅凭借触觉
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
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银桦光滑的外皮
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硬皮
在春天,我摸着树枝
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
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
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
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
我将手指慢慢地伸入小溪
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间流淌……
(3)指导朗读:感受到这神奇的灵性了吗?这份灵性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读出心中的感动!
3、惊讶(或全新的经历)
(1)听师描述,闭目遐想(同学们,请你们站起来,闭上眼睛,跟安静一起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用心灵来体会这一瞬间):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那只美丽的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那感觉非常敏锐的小手碰到了那软软的翅膀,痒痒的,舒舒的,啊,这小生灵,它在极力鼓动着双翅,它在安静的手掌心拼命地跃动。瞬间,安静思绪万千,脑海里涌起许多“?”和“!”,谁能把安静心中的“?”和“!”变成语言文字?
(2)指导朗读:这就是安静当时的全新经历,这就是安静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东西,这份经历、体验是多么的美妙啊,谁想来读读?
这拢住蝴蝶的美好一幕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女孩子,读出你们的感动吧!(读整段)
安静的心灵与手中的小生灵发生了碰撞,她的心灵也幻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预设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1、这段话中,安静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预设:张望
师问:
(1)安静,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仰头张望?(随机结合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2)那么安静你又张望到了什么呀?
2、填空:现在安静的眼前是一片()的世界,拿起笔填一填吧,填得越多越好。
课件出示:()的世界(五彩缤纷、七彩斑斓、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绚丽多彩……)(相机板书:缤纷世界)
3、刚才我们用那么多的填空,来感受安静张望到的缤纷世界,而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优美的句子来写出安静的这份美好体验——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条美丽的“弧线”是指什么?我们给蝴蝶飞过的美丽弧线它加点颜色吧,我加蓝色,因为此刻安静的心中肯定看到了蝴蝶在那碧蓝碧蓝的天空飞翔!你能加吗?
五彩缤纷的弧线告诉安静的就是飞翔,你觉得此刻安静心中的飞翔概念该是怎么样的?飞翔是快乐的,飞翔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随心所欲的……
4、指导朗读
五、背诵段落,积累语言
多美的课文啊,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啊,想把它背下来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画面永远珍藏在心间吧!
六、回归整体,迁移升华
1、讨论:安静是用什么在触摸春天?是用什么来创造这个缤纷世界的?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盲童?(板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小结: 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安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虽然残疾但却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大家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贝多芬、千手观音、张海迪……
引读:
张海迪胸椎以下全部瘫痪,但她自学了好多门外语,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不屈服命运的张海迪用她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
贝多芬26岁就开始耳聋,但是他不屈服,写下了许多不朽名作,失去听力的贝多芬用他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舞蹈《千手观音》,这是一群平均年龄才17岁的又聋又哑的姑娘表演的,这一群又聋又哑的姑娘用他们精美绝伦的舞蹈告诉我们——
4、你还知道哪些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呢?他们在用他们的什么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
5、抒写生活名言: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触吗?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
6、总结升华:他们虽然没有健全的体魄,但是他们却成为了生命的强者,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所以他们同样感受到像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对于我们这些拥有健全体魄的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人,我们就更应该热爱生命,让我们一起热爱生命吧,去编织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传》《贝多芬传》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以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奇迹
创造 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
缤纷世界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作者:刘昊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文章讲诉盲女安静用心触摸春天的故事。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它表现热爱生活的事例作品。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的方法理解字词。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感受。
2、体会难句,重点句。
·教学难点
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
1. 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2. 观后谈感受。
3. 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听后谈感受。
(三)品析语言,探究感悟。
师:盲童安静做到了一个盲人可能永远做不到的事,可以说她创造了奇迹。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细品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动笔划一划,并旁注自己的感受。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4)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5)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
(请一名同学蒙上眼睛从教室一角走向门口)
6)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7)出示“她慢慢地伸出双手...... 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A 生谈体会
B 大屏幕去掉“慢慢地”和“极其准确”两个词语。
师:这两个词去掉可以吗?(生答)看来读好这句话,重点要读好这两个词,你想怎样读?
8)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 “竟然”可以换成其他的词吗?(生“居然”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看来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B. “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哪里?
C. 小女孩的力量神奇吗?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D. 有感情地朗读第4 自然段。
9)出示“我静静地站在一旁...... 我深深的感动着。”
10)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随着安静感受她的内心世界,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声音做动作。(停顿片刻)
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这就是小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作者被深深地感动了,你们被感动了吗?让我们再继续看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感动你的地方?
11)出示“许多......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A “张望”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示表示。
B “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而安静是一个盲人,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准确吗?
C 安静用心看到了什么?
D 明媚的阳光,芬芳的花多,美丽的蝴蝶沿着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翩翩起舞,多美的文字呀!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吧.
( 四) 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 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乐观,坚强,热爱生活。”
2 有一个和安静同样境遇的小女孩,你们想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吗?
(放录音,阅读连接)
3 出示课文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 凯特的照片。教师相继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他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 她——海伦. 凯特,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人却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有感而发,自由交流)
4 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5 相信同学们此时一定被这些生活中的强者深深的感动了,课后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好吗?
(五). 板书
乐观
坚强奇迹
热爱生活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文本解读]:
《触摸春天》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本组教材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美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命。
本文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设计理念]:
紧扣住“抓”字,设计跨度较大的问题板块(抓住蝴蝶意味着什么?为何能抓住?抓住了仅是蝴蝶吗?),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时,感受课文的人文意蕴,感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目标]:
1.理解灵性、留连、流畅、穿梭等词语的意思。
2.研读课文4—7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构想]:
板块一:话题导入。
1、一分钟默记三组词语:
盲童
流连 穿梭 流畅
奇迹 灵性 缤纷世界
2、交流:你是怎么记住的?
[设计意图:教师提示记忆方法,告诉学生词语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把词语连成一段话或一个画面,会更有效果。在学生巩固课文新词的同时教给记忆的方法,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直接导入下文学习。]
板块二:探究文本。
课文讲了盲童安静抓住一只蝴蝶这一件神奇的事。
1、快速读课文:课文的哪部分直接描写了这动人的一幕?
2、出示(重点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⑴朗读这个句子,你想读出什么?(预设:不容易、奇迹、神气的灵性……)
过渡:无论我们认为这是奇迹也好,还是安静具有神奇的灵性也罢,全都因为安静抓住这只蝴蝶,而安静跟我们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她是个盲女孩,(板书:盲抓)
理解“盲”的字意,体会盲人的不便:
“盲”从字面理解,就是失去眼睛,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对于盲人来说,她看不见(百花盛开的景象),看不见(爸爸妈妈的笑脸),看不见……她的眼前只有一片(漆黑),所以我们说,安静这个盲女孩能拢住这只睁着眼睛的蝴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读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对于这个句子,学生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读法,可以突出“奇迹”、“神奇”、“睁着眼睛”和“盲女孩”等词,无非都是体现不容易,但学生读得还是稍欠火候,教师再让学生体会盲人的不方便,体会他们看不到任何我们常见的东西时,再读这个句子感情马上就会投入了。]
⑵引导学习4-6自然段
这一“抓”,对安静意味着什么?先别急着回答,让我们潜心读课文4-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4-6自然段。
反馈交流,理解句子。
A“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这一抓意味着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安静经历过什么?体验过什么?
(板书:经历新体验)
当安静身处于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曙光时,她体验过(学生相机回答板书:无助、痛苦、恐惧)
当她第一次下楼时,她体验过?(磕磕绊绊……)
后来她渐渐地能够很流畅地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悦耳的鸟语)——
但是她从来没有这么近地感觉到春天就在自己身边,当这只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时,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现在她正体验着什么?(幸福、快乐……)把你的幸福(快乐)读出来。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抓住了这只蝴蝶(读A句)
我们不要忘记安静是个盲童,可读着读着,我们又好象忘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我们知道了,安静的内心世界不再是一片——漆黑,不再是一片——空白。我们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我深深地感动着这一个奇迹,这一份神奇。(读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这里的“经历”和“体验”比前面的“看不见什么”这问题更深入一层,走进安静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理解朗读,去体验她之前的无助和现在的幸福。]
这一抓还意味着什么?
出示B句“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板书:张望新景象)
看板书这里有什么问题吗?安静是个盲童,能够张望到吗?
是啊,海伦凯勒说得好:“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独特的内在视角,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她望到了什么?弧线是什么意思?这一条是怎样的弧线?有多美?像什么?谁能读得更美?安静用自己的心,望到了从没望到的新景象。
⑶这个盲女孩能够抓住这只蝴蝶是凑巧、是偶然吗?
请大家好好读课文1-3自然段。哪些字、哪些词、哪些句子一下子触动了你,告诉你这不是个偶然。
相机理解词语:“流连穿梭流畅磕磕绊绊极其准确”
朗读相关句子。
读了这些,你认为这里神奇的灵性包含了什么?
(坚强、努力,对生活的热爱……)
读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辐射到课文的1-3自然段,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之前已经初读过这段话,现在重新回顾,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解“灵性”的深刻内涵。]
板块三:升华体悟。
1、想象安静的未来(背景音乐播放到最后)
我们曾担心……曾担心……(指着板书:这个盲女孩会恐惧、会无助、会找不到生活的勇气、没有未来……)
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热爱生活的女孩不再(逐次擦去板书:恐惧、无助……)
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会成为……
我们可以坚信这个充满灵性的女孩必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板书:创造新生活)
2、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因为安静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这里的谁都指谁?
还有谁也曾经用自己的事迹告诉你这样的道理?你想把这个道理告诉谁?
有人已经做到了:
3、补充学习《我还有一只脚》。
我还有一只脚
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1)简介小诗人:大家猜想一下作者可能是怎样的人,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周大观是一个小男孩,在他8岁那年由于骨癌,医生不得不锯掉他的一条腿,他躺在病床上写下了四十多首感人至深的诗,每首诗无不渗透着他对生命的热爱。
(2)朗读诗歌(指导读好:还有、走遍等)
(3)练笔:我是________,我有________,我有________,(写下自己的特点、骄傲)我要。(写下自己的志向)
[设计意图:这首诗虽短,但信息容量大,重要的是故事更感人,使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更加丰满,最后的小练笔既内化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悟,又让孩子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3、小结: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我相信一定会触摸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春天。(读中心句子)
板块四:主题延伸。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相关材料,进行故事会或主题队会。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恐惧
无助
体验 新经历 磕磕绊绊
盲童 灵性 抓 张望 新景象 人生的春天 惊慌
创造 新生活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道理。
3、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优美的语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热爱生命的感人事迹、图片或影象资料。
2、课前布置实践作业,在家做一次盲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3、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略)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孩子们,你心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五彩缤纷,鸟语花香。小草发芽了,树也长芽了,小鸟在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引来很多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2、是啊,大家心中的春天真是太美了!我们看到了她,听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蓝天,看不见白云,看不见清澈的溪水,更看不见芬芳的花朵,他们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这些整天处在黑暗中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美丽的盲女孩安静的心灵,跟随她一起去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3 、读题,轻轻地触摸,轻轻地读。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写的是盲女孩安静神奇地拢住了一只蝴蝶,又把蝴蝶放飞了的事情。)
三、品词析句,细读感悟
在春暖花开的春天,盲童安静拢住了一只蝴蝶,这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盲童来说,真是——奇迹呀!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地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讲述着了这个奇迹?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接着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姑娘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指名读,“悄然合拢”是怎样的动作?(没有声息,很快的。)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注意“奇迹”后面的“!”,该怎么读?(惊讶、欢喜)为什么?(安静是个盲童,却拢住了一只蝴蝶)再读。
(2)是啊,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一个盲姑娘拢住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人惊讶了!难怪作者要说,真是一个——奇迹!你想到了吗?(没有)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竟然)“竟然”就是出乎意料,事先没有想到。你能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吗?(居然)请你换上“居然”,再读这句话。
(3)你捉过蝴蝶吗?容易捉吗?说说你捉蝴蝶的感受。这么难捉的蝴蝶被盲童安静捉住了,你觉得安静怎么样?(厉害、聪明、太又灵性了)是啊,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孩子们,闭上眼睛,此时,你就是那位盲童安静,慢慢地,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吸引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那朵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你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蝴蝶在你的手中扑腾。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告诉大家你心情怎样?(我太激动了,太高兴了,太惊讶了,这是什么呀?它在我的手中扑腾……)以前有过这种感受吗?
(4)引读:对于安静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5)是啊,这也许是安静捉住的第一个能飞翔的生灵,她的内心是怎样的激动啊!你能读出她的激动吗?
(6)一个活生生的蝴蝶正在安静的手中扑腾,挣扎。安静,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美好)谁能把这种美好读出来?
(7)这是一次多么美好的体验啊!我仿佛看见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把这种美好读出来。
(8)安静拢住了蝴蝶,她拢住的仅仅是蝴蝶吗?她拢住的是一个春天,一个缤纷的世界。这是怎样的内心世界呢?(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回答——多姿多彩),还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五彩斑斓,绚丽多彩,五彩缤纷……)说得真好,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
2、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这也能称为奇迹吗?(能。因为她是一个盲孩子,看不见,却能准确地摸到一朵花,这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2)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从“极其准确”,感受到她就像和我们一样能看见,能直接摸到月季花。)
(3)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话,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更好?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伸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第一句好,这样才能感觉到安静一个盲孩子能准确地指向一朵花是多么不容易。)
谁来读出她的不容易?慢一些,,再慢一些
3、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1)为什么说这也是一个奇迹?(安静是个盲童,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蹒跚,而安静却能在花丛中自如地穿梭,而且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2)她为什么能创造这些奇迹?(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流连”什么意思“(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她舍不得什么?在花丛中干些什么?
(3)是啊,安静对小花园恋恋不舍,此时安静正在花园中玩耍,妈妈下班回来了,喊道:“安静,回家吃午饭了。”安静不舍得离开,她可能会怎么回答妈妈?
(4)喜欢到连饭都不想吃,足以看出安静对小花园的流连。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安静对小花园的恋恋不舍。
(5)安静整天在花园里流连,她可能会闻到哪些花的香味?
(可能会闻到月季花淡淡的清香,可能会闻到扑鼻的玫瑰花的香味……)
(6)安静在花园中除了能闻到花香,她还可能摸到什么?(摸到娇嫩的小草,柔软的花瓣,细细的花茎)听到什么?(小鸟的叫声,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蜜蜂采蜜时的嗡嗡声,喷水池里喷水的声音。)
(7)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能摸到娇嫩的小草,能听到鸟叫虫鸣。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这个小女孩热爱生活的心。齐读——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引读:正因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所以,安静才能够在花丛中——穿梭,才能够走得——很流畅,才会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才能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才能拢住那只——睁着眼睛的蝴蝶。这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一个盲童来说,这真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热爱春天,热爱生活,乐观开朗)
如果说安静流连花香是个奇迹,拢住蝴蝶也是个奇迹,那么课文中还有一处令人感动的奇迹,它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知道是什么吗?
4、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这个奇迹是什么?她为什么又把蝴蝶放了?她舍得吗?从哪儿体会到的?(许久)”许久”是多久?(很长的一段时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热爱生命)
(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安静是个盲童,根本看不见,可是蝴蝶飞走了,安静为什么仰起头来张望呢?(安静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让我想起了海伦·凯勒说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东西,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此刻,安静用心的眼睛张望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