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54894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 序号 内容 个 人 设 计 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 一 单元 教材 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不会超过 100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 10000 以内。二年级已经教学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还教学了万以内的数,本册教科书有条件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教学笔算乘法的开始,以后还会继续教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同左。二 单元 目标 要求 1、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积在 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师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3、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增强自主探索意识,太高合作能力,逐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习惯。同左。三 单元 设计 意图 1、重视口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算法。2、加强估算,让学生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3、算理与算法并重,让学生有意义地掌握笔算方法。4、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5、教学“倍数”关系,解答一步计算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6、单元复习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练习,同时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左。四 单元 目标 达成 分析 课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2、重点:正确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难点:能估算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乘积的大致范围。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1、口算并说出口诀。64 93 97 85 75 45 67 55 2、开火车。6 个十是()2 个十是()7 个十是()2 个百是()学生口答。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口答。核 心 过 程 一、探索算理,总结算法。1、教学例 1.(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3)追问: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怎样解决?你最喜欢哪种方法?2、教学试一试。2003 怎么算?刚才计算 203 的算法,能给你一些启示吗?3、沟通算法与算理。在计算 203 和 2003 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每箱玉米 20 根,王阿姨买了三箱。学生口答。学生口答:203 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单。学生方法迁移,马上算出2003=600 相同的是:都是先算 23=6 不同的是:203 是 6 后面添 1 个 0.2003 是 6后面添两个 0.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指名汇报:一共买了多少根玉米?同桌讨论,想办法算出 203 的积是多少?方法 1:203 =20+20+20 =60 方法二:2 个十乘 3 得 6个十,6 个十是 60.方法三:23=6 203=60 小结:在计算 203 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算 23=6,然后再积的末尾添一个 0.要算 2003,只要先算 先算 23=6,然后再积的末尾添两个 0.小结: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我们都可以现象相应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看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指名交流汇报。重点与 难 点 二、理解运用,进行估算。1、出示例 2.要算张大叔带的钱够不够,我们可以怎样列式?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还没学过,你能用今天学的额知识,对结果进行估算吗?追问:300 元够买 5 箱哈密瓜吗?请你先列出算式,再进行估算。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在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两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要注意:有时估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有时估出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要根据实际结果进行判断。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2、3、4 题。3、想想做做第 5 题。484=同桌讨论。学生说出算式 625,同桌讨论估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 1:把 48 看作 50,450=200,估计结果比实际结果大,所以带 200 元够了。方法 2:450=200,448200 所以 200 元够了。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结果,只要我们对结果进行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全班交流:方法一:把 62 看作 60,605=300,625 的积比300 大,所以 300 元不够。方法二:605=300 625300,、所以 300 元不够。全班口答校对。全班交流,提醒:解决问题要写单位和答句。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想想做做第 6、7 题。2、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并且会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进行简单的估算,希望同时学们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活学活用。学生尝试列出算式,估算结果。全班讨论、交流,选出正确答案。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课题 倍的认识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简单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借助学具操作感知并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出发计算,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重点:经历“倍”的的概念形成过程。难点:形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过程。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谈话:同学们,花坛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口答:蓝花有 2 朵,黄花有 6 朵,红花有 8 朵。指名交流。核 心 过 程 一、自主探究。1、相差关系。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可以怎么说?教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两个数的相差关系,都可以什么方法计算?2、进一步研究两数的倍数关系。蓝花、黄花、红花他们除了有相差关系,还有倍数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如果 2 朵蓝花圈起来看作一份,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请你圈一圈.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呢?你能圈一圈,说一说吗?3、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列式呢?教师指出: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后面不要写“倍”。追问: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呢?就是 学生口答。齐答:减法。学生动手圈.学生动手圈.学生同桌讨论得出:82=4,。就是求 6 里面有几个 2,组织学生交流,相互补充:红花最多,蓝花最少;红花比蓝花多 6 朵,兰花比红花少 6 朵;兰花比黄花少 4 朵,黄花比兰花多 4 朵。课件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圈,随即说出:蓝花有 2朵,黄花有 3 个 2 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板书)教师引导说出:蓝花有 2多,红花有 4 个 2 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4 倍.全班交流,预设:第一种:蓝花有 2 朵,没2 朵一份,红花能分成 4几份,用除法计算?第二种: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就是求 8 里面有几个 2,用除法计算。重点与 难 点 求什么?怎样列式?二、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 1 题。你能用刚刚学习的倍的知识说说绿带子和红带子的关系吗?2、想想做做第 2 题。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3、想想做做第 3 题。请你先照样子连一连,再完成填空。4、想想做做第 6 题。先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并标一标,然后回答问题。5、想想做做第 4、7、8 题。逐一出示题目。62=3 红带子是绿带子的 4 倍。学生独立操作。学生动手连一连,填空。学生动手一边量一边标。集体读题,然后独立写算式。展台展示。展台交流展示。追问:怎样列式?集体讲评。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时只要想什么?怎样计算?2、拓展提升:想想做做第 9 题。出示表格。只 要 想 几 里 面 有 几 个几?用出发计算除法。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桌提问。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组织全班交流,并列出算式解决。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课题 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在市级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重点:在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5 个 3 可以说成 3 的()倍。2 的 6 倍可以说成()个 2.5 个 8 可以说成()的()倍。揭题:今天我们要用倍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口答。乘法。全班交流。提问: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计算?核 心 过 程 学习例 1.出示主题图。谈话:杨树有 5 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 3 倍。要求柳树有多少棵?你是怎样想的?巩固应用。1、想想做做第 1 题。2、想想做做第 2 题。出示主题图。3、想想做做第 3 题。教师指名说图意。4、想想做做第 5、6 题。同桌讨论。学生先用学具摆,然后填在课本上。学生说说图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预设一:用小棒摆。预设二: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 3 倍,柳树就有 3 个5 棵。预设三:53=15(棵)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用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交流顺序:先摆什么,再摆几个几,算式是什么?提问:树叶画的件数是贝克画的 5 倍是什么意思?就 是 求 什 么?怎 样 列式?集体校对: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计算。展台校对,交流想的过程。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解决的?你还有什么困难?板书设计 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35=15(棵)答:柳树有 15 棵。重点与 难 点 课题 练习一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能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想想做做第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先校对答案,然后交流熟练口算的方法。核 心 过 程 1、想想做做第 3 题。2、想想做做第 4 题。3、想想做做第 5、6 题.4、想想做做第 7 题。5、想想做做第 8、9 题。6、想想做做第 10、11 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同桌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同桌讨论。展台校对,增加列式计算。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展台校对。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组织学生列式计算。交流:要求鸡有多少只,根据哪句话来求?要求兔有多少只?根据哪句话来求?全班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全课总结:你今天的表现如何?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 练习一 重点与 难 点 课题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2、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出结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算法推算出算式中相应的数。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口算 24 103 33 204 32 610 78 95 学生口算出答案。一人说,其他同学进行判断。核 心 过 程 1、教学例 1.出示例题: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请你试试解决这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你想学吗?自己看书,有疑问提出来。小结:你觉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教学试一试。你会用刚才的方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吗?动手试试吧。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怎么算?应注意什么?学生口答。学生独立尝试。学生自学。学生同桌讨论后交流。(1)竖式计算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写在上面。(2)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得数也要注意对齐。(3)计算时,先从个位算起,再算十位。学生尝试。学生说说。集体交流:条件是湖面上飞过 3 队大雁,每队 12只,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展台组织交流,可能出现:(1)从图上直接数只数。(2)3 个 12 相加是 36.(3)3 个 10 是 30,3 个 2是 6,合起来是 36.(4)310=30 32=6 30+6=36(出示小棒图)展台呈现竖式过程,教师追问算理:乘数 3 和 12中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先用 3 和几乘?积鞋子哪一位?然后 3 再和几乘,积写在哪一位?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指名说说算的过程,教师板演。追问: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重点与 难 点 3、巩固练习。谈话: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继续挑战吗?想想做做第 1 题。想想做做第 2 题。(3)想想做做第 3 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请你列式计算。想想做做第 4 题。(4)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独立列式计算。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指名三人板演,任选两题说说计算的顺序,全班共同订正。指名四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指出:注意横式上得数不要忘记。展台校对。展台校对。说明:鱼苗的单位用“尾”表示。展台校对。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1 2 1 2 3 3 6 32=6 3 6 3 0 103=30 3 6 30+6=36 答:一共有 36 只。课题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储物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重点:理解“满十进一”难点:分清进位与不仅为的情况,并且能正确计算。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395=576=77+4=462=学生口答。全班一起判断对误。核 心 过 程 1、教学例 1.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请你先用小棒代替天鹅摆一摆算出得数吗?结合刚才小棒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板演。同桌讨论:横线上的小 1 怎么来的?得数十位上的 9 是怎么得到的?请你自己试着用竖式写一写。2、教学试一试。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那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你会算了吗?请你试一试。3、归纳算法。指名说说。学生动手摆。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意思。学生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尝试。学生总结算法。条件:有 48 只灰天鹅,白天鹅是灰天鹅的 2 倍。问题:白天鹅有多少只?列式:48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组织交流,预设:第一种:摆出 2 个 48,直接算出得数 96.第二种:摆出 2 个 48,把2 个 8 得到的 16 根中的10 根捆成一捆,变成 9 捆零 6 根,是 96.我们一般这样写:4 8 1 2 9 6 教师巡视指导,请一个学生板演,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追问: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重点与 难 点 教师:你能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吗?4、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 1 题。(2)想想做做第 2 题。(3)想想做做第 3、4 题。指名说图意。(4)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同桌讨论。指名板演,选一两题说说计算过程。指名板演,选有错误的题目讲讲。展台校对。全班交流算法。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总结。今天学的竖式计算与前一节课有什么不同?突出进位。完善板书。板书设计 课题 练习二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及三位数乘一位数,并能灵活判断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口答。校对答案。核 心 过 程 1、想想做做第 2 题。2、想想做做第 3 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3、想想做做第 4 题。挑选 4 题,用竖式计算。4、想想做做第 5 题。说说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5、想想做做第 6 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5、想想做做第 6 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估算。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改错。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指名说,然后独立完成表格。指名说,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口答。指名四人板演。集体校对,说说错误的原因。指名四人板演,挑选两题说计算过程。展台校对答案。展台校对答案。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全课小结: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 练习二 重点与 难 点 课题 练习二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及三位数乘一位数,并能灵活判断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想想做做第 9 题。学生口答。校对答案。核 心 过 程 1、想想做做第 8 题。2、想想做做第 10 题。先想想积是几位数,再计算。3、想想做做第 11 题。4、想想做做第 12 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5、想想做做第 13 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指名说,然后独立完成。指名说,然后独立完成。全班校对。集体校对,说说错误的原因。指名八人板演,挑选四题说计算过程。展台校对答案。展台校对答案。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 练习二 重点与 难 点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学生会正确用竖式计算。2、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合理选择笔算、口算和估算。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难点: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口算。64+3 93+5 97+3 75+4 45+2 67+5 用竖式计算:482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方法和得数。核 心 过 程 1、学习例 1(出示情境图)怎样列式?你估计得数是多少?怎样估算的?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比较 482 和 484 这两道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小结整理 484 的竖式计算方法。把横式补充完整,写上单位名称和答句。2、巩固深化。(想想做做第 1 题前两题)3、教学“试一试“2 7 2 4 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后两题。4、巩固练习。(1)啄木鸟,想想做做第 2 题。(2)想想做做第 4 题。(3)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读题,弄清灰天鹅和野鸭的数量关系列式。学生独立尝试。同桌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试算。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单独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同桌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讨论。组织交流算式及估算方法:48 接近 50,504=200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检查,校对。4 8 1 3 4 1 9 2 补充板书: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集体检查,并指名说计算过程,强化算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集体展台校对。展台校对。展台校对。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可以计算可以估算。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跟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4 8 2 7 2 1 3 4 2 4 1 9 2 1 0 8 8 重点与 难 点 课题 练习三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学生会正确用竖式计算。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熟练进行竖式计算。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想想做做第 1 题、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口头校对答案。核 心 过 程 1、想想做做第 6 题。算一算,比一比。2、想想做做第 8 题。3、想想做做第 3、4、5 题。4、想想做做第 9 题。提问:要想知道谁加工得多,多多少个?应该比什么?5、想想做做第 10 题。6、想想做做第 11 题。怎样估计?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同桌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讨论。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突出进位与不进位)指名六人板演,集体讲评。展台交流。提醒:解决问题要有单位和答句。展台校对。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总结。你今天的练习表现怎样?重点与 难 点 板书设计 练习三 课题 中间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时 第 11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耦合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有 0 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3、能估计出乘数中间有 0 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重点:掌握乘数中间有 0乘法的笔算方法。难点:能估计出乘数中间有 0 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口算 集体算 校对 核 心 过 程 1、故事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呢?有三只小花猫在河边钓鱼,今天,这三只小猫钓鱼,大家看看它们有哪些收获?(出示挂图)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大家试着列式,看看有几种列法?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2、出示学校体育馆场景图。(1)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图中显现的信息。(2)一个看台 102 个座位,四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你能估一估吗?学生独立解题。学生举例。学生口答。学生估算。学生独立解题,再纠错。指名回答。列式:0+0+0=0 03=0 03=0 你是怎么想的?07=80=小结: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学生举手回答,互相补充。提问:要求一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如何计算?自己先列式算一算,根据学生的错误说说自己的想重点与 难 点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积的十位上写是几?为什么?比较:你竖式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结果对比下,看看估算结果和计算结果是否相符。3、巩固练习。(1)请同学完成书本 P77 页第 2 题。提问:2、3 两题积的十位还是 0 吗?为什么不是 0?乘数中间有 0 的,积中间一定有 0 吗?2、这三棵大树都生病了,啄木鸟医生 要为它们治病,现在请大家给啄木鸟帮帮忙。看看大树哪里病了。3、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估算出这四个书架大约共有多少本书吗?4、出示挂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5、接下来我们做个小练习书本 P77 页第 5 题。学生口答。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独立解题.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看图说一说,4 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法,找出错误所在。引导小结:乘数中间有 0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回答.小组里交流订正。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 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 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掌握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渐变竖式写法。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23=250=203=250=2003=2500=学生口答。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算最简便?重点与 难 点 核 心 过 程 1、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怎样列式?你能想法办算出得数吗?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简便式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我们要注意什么?强调:用简便方法计算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一位数乘 0 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2、教学“试一试”和补充 2506.比较:为什么第 1 题末尾一个 0,第 2题末尾有 2 个 0。3、巩固练习。、(1)我会算。想想做做第 1 题。观察竖式,说说竖式中的数是怎样对齐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2)我会改。想想做做第 2 题。每题错在哪里?(3)想想做做第 5 题。分析表格。(4)想想做做第 6 题。出示情境图。学生口答。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在书上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改正。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1204=交流方法:口算法:41248 4120480 竖式法:1 2 0 4 4 8 0 简便竖式法:1 2 0 4 4 8 0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指名四人板演,集体校对。交流: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集体交流: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集体交流思考过程。第 2问可以先求柳树棵树,再加上松树棵树;也可以把两种树共看成 4 份,有 4个 130.拓 展 延伸 总结提升 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4120=480(人)412=48 1 2 0 1 2 0 4120=480 4 4 4 8 0 4 8 0 答:一共有 480 人。课题 练习三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2、进一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考。重 点 与 难 点 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活 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核 心 过 程 1、想想做做第 1 题和第 7 题。9 300 31 2 2 22 800 8 33 2 5 200 130 3 2 210 2、用竖式计算。304 5 3 208 804 2 340 5 3 280 840 2 大家自己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己口算。分组计算后同桌交流:题目的特点及规律。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再接着写一些相应的算式。分小组比赛,看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1、大家自己做一做第 8 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大家自己做一做第 3、第 4 题、第 5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评讲。集体讲评,说说每题的想法。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第 6 题。算一算,比一比。4、完成第 9 题。5、第 10 题。6、第 11 题,这道题可以怎样算,说说你的思路。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展台校对答案,说说每组上下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交流:你是怎么比的?交流: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什么?组织交流。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小结: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怎样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 练习八 课题 复习一 教时 第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2、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3、能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重 点 与 难 点 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教学过程 活 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 规 性积累 口算 集体算 校对 核 心 大家还记得我们所学的知识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大家一起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过 程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能第一个算好。500 6 43 2 9 800 110 8 4 22 300 7 3 21 4 600 2、用竖式计算,我先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做第一行 3 题,下面的同学做好的继续做题。大家千万小心别掉进陷阱哦。221 4 5 314 836 7 220 4 5 340 830 7 202 4 5 304 803 7 3、想想做做第 4 题。先说出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4、想想做做第 5 题。5、想想做做第 7 题。口答。分组计算,小组竞争。独立完成题目。独立解决。同桌讨论比较方法?集体校对答案。展台交流展示。学生汇报交流:怎样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交流:你是怎样比的?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复习一 课题 复习二 教时 第 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孩子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敢于提问,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重点 与 难点 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活 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 规 性积累 口算 集体算。校对。核 心 过 程 1、第 8 题:算一算,比一比。2、第 9 题: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什么规律。3、第 10 题。先估一估,再计算。4、第 11 题。5、想想做做第 12 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吗?学生自提问题并解答。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看懂图意,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解答。学生独立解决第一问、和第二问,同桌讨论第三问。比较每组上下两道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集体交流说说列式的理由及思考过程。集体校对。组织全班交流。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全课总结。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怎样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集体讲评。板书设计 复习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