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上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zxls_20180413165118).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54836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zxls_201804131651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上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zxls_201804131651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A B C D 2.《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3.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4.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5.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人包括 ①奕䜣 ②李鸿章 ③左宗棠 ④曾国藩 ⑤张之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右图是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形势示意图,其中ABCD 是这场战争的四个著名战役,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7. 农历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按照农历的干支纪年,2018年是戊戌年。历史上发生在戊戌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兴中会成立 D.义和团攻打紫竹林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8.右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 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义和团由反清转变为反帝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 10.“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A.清政府 B.外国侵略者 C. 慈禧太后 D.满族贵族 11.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历史上孙中山与洪秀全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反清英雄 B.都领导了农民起义 C.都在南京建立新政权 D.都颁布了法令文件 12.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始于近代哪一运动?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 “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1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元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16. 下列哪一报刊的创办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A. B. C. D. 17.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 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右图)反映的人类记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8.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发动了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 19.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20.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A.北伐战争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1. 右下图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的合影。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这次谈判主要是为了 A.推迟内战爆发 B. 争取和平民主 C.争取更大利益 D.争取舆论支持 22.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 23.“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4.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 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 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 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 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25.下表反映的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的部分课程设置情况,据表中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是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黄埔军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 12分, 第27题 14分, 第28题11分, 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图二《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 图四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图三《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3分)有何共同之处?(2分)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1分)并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3分) (3)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2分) 27.(14分)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1)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的“实际行动”有哪些?(4分)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材料二 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2)张骞“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1分)他兴办的实业名称是什么?(1分)与材料一中“实际行动”比,这一实业的性质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3) 材料三中“开始学制度”“ 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分别是指哪些运动?(3分)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的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 (4)结合题干和以上材料,请你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过程进行排序?(2分) 28.(11分)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十四年抗战,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纪念的日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三个纪念日各自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或作用。(6分) 材料二 2017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2)结合图中信息,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1分)你能从图片中获取哪些与该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2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2分) 29.(13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学习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2分)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3分)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2分)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2分)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2分)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A 3.C 4.C 5.D 6.C 7.B 8.C 9.D 10.B 11.B 12.C 13.B 14.A 15.D 16.C 17.B 18.B 19.A 20.B 21.B 22.C 23.D 24.A 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 12分, 第27题 14分, 第28题11分, 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答案要点 (1)图一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图二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图三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共同点: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都丧失了很多主权。(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1分) (2)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分) 原因: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3分)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分) 27.(14分)答案要点 (1)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1分)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答出其中一个即可,1分) 19世纪70年代:提出“求富”主张,开办民用企业,(1分)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答出其中一个即可,1分); 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分) (2)实业救国(1分)大生纱厂;(1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分) (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传播马克思主义(1分); (4)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2分,顺序颠倒不给分) 28.(11分) 答案要点 (1) “九一八”纪念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1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分) “七七”抗战纪念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分)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分)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1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分) (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1分)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30万以上;(1分)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份(1分); (3)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本题答案为开放性,只要答出其中两方面的基本意思即可。每方面1分,共2分) 29.(13分) 答案要点 (1)马克思列宁主义(2分)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3分) (2)核心人物:毛泽东(2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 (3)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战役: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或第三次长沙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