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半张纸解读教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50662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张纸解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半张纸解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某一天你可能会发现,妈妈在一个小柜子里放了几双已经破旧的但很干净的小鞋,那记录了你的童年。可能在你的抽屉深处还珍藏着一小块已经用了大半还舍不得丢掉的橡皮,因为那是和你一起哭过、笑过的小伙伴送给你的。人生的回忆就是这样,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短篇小说就与回忆有关,这就是瑞典伟大的现代文学之父斯特林堡创作的《半张纸》。 一、解读文本     方法: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学生课前板书) (一)   请同学们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作品,来谈谈你这样概括的理由。 (二)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引导学生围绕“故事、情感、哲理”这三方面,来解读文本。 1.  从情节的角度概括半张纸承载的内容。 这半张纸,记录了主人公一段难忘的人生轨迹。我也概括一下:这是勾连生命记忆的半张纸。(出课件) 2.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波澜变化。 这半张纸融入了主人公最为宝贵,也最为深沉的情感。他将自己的爱给了自己的妻子,也给了未出世的孩子,可是他等来的却是不幸与痛楚,这撕心裂肺的痛他怎能忍受啊。所以这是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出课件) 3.  从人生哲理的角度体会小说悲伤而不沉溺、痛苦仍要前行的人生感悟。 这半张纸不仅仅是几个电话号码,几个简单的生活片段,他更是支撑主人公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也让我们从主人公的坚忍、豁达中体味出自己独有的人生感悟。我的概括是:这是播种生活动力的半张纸。(出课件) 4.  教师总结:这是勾连生命记忆的半张纸。(故事)        这是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情感)        这是播种生活动力的半张纸。(哲理) 三、“半张纸”在文中的作用    我们从故事、情感、哲理三方面品读了《半张纸》。题目也是“半张纸”,可见这半张纸着实重要啊!同学们你知道它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呢? 1.“半张纸”是一条串连现实与追忆的一个线索。 2.“半张纸”是一个盛放了故事、情感、人生哲理的容器。 3.总结《半张纸》的结构特点:切口小,折射大。     借用一首诗来阐释这篇小说的结构:                                        天真的预示                                        威廉•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4.教师总结:这是方寸之间勾连生命记忆的半张纸。                        这是纸短情长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                        这是只言片语播种生活动力的半张纸。     其中方寸之间、纸短情长、只言片语体现的是小说的结构。 四、结构特点在小说中的好处 1.拓展阅读:《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马克•吐温)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美)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1)学生从这篇小说中读出了什么? (2)这篇小说在结构上与《半张纸》有什么相似之处? 2.这种“切口小,折射大”的结构特点在小说中有什么好处呢? (1)布局精巧,顿生新意。 (2)短小精悍,意味深长。 (3)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梳理了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从情感的角度感受了主人公情感的波澜,从哲理的角度品味到了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生活的动力,而这一切都包含在“切口小,折射大”的结构中,这正是这篇小说独有的魅力。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粒沙也有梦想,一朵花也要芬芳。世界怎么样,看你怎么想。 一、导入 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通过墙上的一个小小的斑点,引发了她脑海中关于生活、文化、历史、秩序、生命等广泛的思考,最后我们发现,原来那个斑点只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可见,蜗牛虽小,但在伍尔夫那里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要接触另一样微不足道的小事物——半张纸,半张纸在我们手中能做些什么呢?折飞机、打草稿……它在我手里估计就是写上今天的语文作业,然后给课代表。那么,半张纸落在瑞典的作家斯特林堡的手中,不知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会不会像那只蜗牛在伍尔夫那里一样,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对半张纸的了解    (一)我们先来对半张纸做一个初步的认识,看看半张纸具有什么样的“外貌”?     1、提示:纸的“外貌”一般可以从哪几个方便去写?(大小、形状、颜色、有没有字……),那么文章中提到这半张纸的“外貌”的段落是那哪几个?(第一、二段)再准确点,是哪几个句子描写了半张纸的“外貌”? 大小 小  半张 色泽 淡黄色  有光泽 字迹 涂满  多种  有些易认  有些草草             2、从这些“外貌”的信息当中,我们还能对半张纸做出什么样的推测? 涂满——条目多(有哪些条目?) 多种——不同的人写的 有些易认,有些草草——不同人,不同时间 明确:我们发现,这半张纸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记录下来的生活的一些点滴、琐事。 (过渡:那么这些生活琐事是发生在多长的时间里的?(两年)这些生活琐事是有关于谁的?(年轻房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决心要忘却”,可能那些事情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前面提到“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什么是罗曼史?(浪漫的爱情故事)那似乎记录的是美丽浪漫的事情,为什么要决心忘却呢?这两年的时间,这位年轻房客究竟经历了什么?) (二)半张纸记录了主人公哪些生活经历? 1、恋爱—失业—新工作—订婚—结婚—朋友盛极而衰—将为人父—丧妻夭子 小结:我们现在有句流行的话,说男人要有五个“子”才算成功——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看看主人公,他有吗?就算不是最成功,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最后他失去了什么?(妻子、孩子,两条珍贵的生命)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两年之内,两年的时间长吗?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将近两年了,我与大家相处将近两年了,两年的时间似乎并不是很长,但是在这不算长的两年里,主人公经历了从有到无的痛苦历程,人生该经历的,这位年轻房客都经历了,生离死别,这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需要一辈子才会经历过。所以,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小小的,不起眼的半张纸,但在主人公眼里,半张纸记录的是他这两年的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 (三)半张纸承载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了解了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接下来我们不妨跟主人公一起去回忆下这段经历,感受下这两年,主人公有怎样的情感历程?他的情绪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1、恋爱的甜蜜 “最美丽”——爱屋及乌 “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圣洁 明确:主人公能跟自己心目中最美丽、最圣洁的女孩恋爱,心中的甜蜜不言而喻。 2、失业的焦虑 甜蜜的生活中起了一点波澜,但这种焦虑是短暂的,因为他很快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3、订婚的轻松 “手头很宽裕”——有能力娶到自己心爱的女孩。 4、人生无常 5、为父的喜悦 没有直接提到主人公的心情,但写到了身边的人,修女、岳母,身边人的快乐折射出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6、丧亲的悲痛 “模糊了”——伤心流泪 “像溺死的人”——痛不欲生 小结:半张纸它承载着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两年间,生活几乎将他捧到了幸福的最高点,但突然间又让他跌倒了极度痛苦的深渊,半张纸记录了主人公由大喜到大悲的情感历程。   至此,我们了解到了,半张纸中有主人公从有到无的生活经历,有主人公由大喜道大悲的情感历程,而这些作者在文中都是点到即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空白,让我们从仅有的几个词或者几句话中去感悟去填补。所以,从情节上看,作者借半张纸表现了一种空白艺术。   三、思考品味——半张纸的人生 (一)对于这样的半张纸,主人公是如何对待的?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吻——告别过去 折——收起过去 放——深藏过去 可见,主人公对这段过去是比较珍惜的。 (二)主人公是如何离开的?(看到半张纸前?看到半张纸后?) 1、徘徊、决定不去回想——难以忘怀    高高抬头、骄傲、快乐——直面现实(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他已经尝到了一些生活所能赐予的最大的幸福”,经历过美丽浪漫,也经历过悲伤痛苦,相比于有些人,他认识到自己还是幸运的。) 2、此时,主人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这都是半张纸带给他的人生启迪,即要珍惜“曾经拥有”、把握“现在”、开拓“未来”。其实,这也是半张纸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小结:文章到这里,它的主题不再是惆怅失意、悼念亡妻,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半张纸使得主题得以深化。   四、结构探究——半张纸上见匠心 1、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结构,也就是本单元的话题。我们在上《牲畜林》的时候提过,我们可以把结构比作是一个容器,这篇文章的容器就是半张纸,这个容器很小,但是容量很大,有故事有记忆有情感还有人生启迪,作者以半张纸为切入点,切口很小,但向我们传达的却是极大的人生感悟,所以折射很大(以小见大)。斯特林堡可谓是匠心独运,半张纸在他的手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这种结构的好处: (1)布局精巧,顿生新意;(2)短小精悍,意味深长;(3)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五、结语 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而这堂课,我们确是在半张纸内悟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社会民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