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植树问题
知识点总结
核心问题——段数(间隔)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l 两端都种(没有障碍物)——棵数=段数+1
l 两端都不种(两端都有障碍物)——棵数=段数-1
l 只种一端(一端有障碍物,另一端没有)——棵数=段数
l 封闭路——棵数=段数(与“只种一端”情况相同)
l 总长=每段距离×段数
同类问题:
l 锯木头——段数=次数+1
l 爬楼梯——间隔数=终点楼层—起点楼层
l 敲钟——敲钟次数=间隔数+1
做题方法
(1) 明确种树方式,在题目标记,题目很少直接给出种树方式,往往有陷阱,比如说“门前,门口,电线杆.....”都是不能种树
(2) 知道“段数”求“棵数”,知道“棵数”求“段数”。
段数=总长÷每段距离
特别点睛
我们每只手有 5 根手指,却只有 4 个“间隔”(并非 5 个),由此可见,如果
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身边有各种与“间隔”有关的现象。这一讲我们通过“植树问题”,学习了不同情况下“段数(间隔)”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掌握了解决“植树问题”应用题的方法,还将这种方法拓展到了“锯木头”、“爬楼梯”等同类问题中。
例题讲解
例题 1:在一条长 35 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 7 米种一棵,两端都种,这条路上共种树多少棵?
解析: 种树方式:两端都种
段数:35÷7=5 段
两端都种(没有障碍物)——棵数=段数+1
路一边 棵数:5+1=6 棵
共种棵树:6×2=12 棵
例题 2:公路边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5 米,现在要在这两根电线杆之间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种树方式:电线杆不种树,所以是两端不种类型
段数:45÷5=9 段
两端都不种(两端都有障碍物)——棵数=段数-1
棵数:9-1=8 棵
例题 3:在“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门前,有一条长 40 米的路,现在公路的一侧种树,每两棵树相隔 5 米,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种树方式:门前不种树,一端种一端不种
段数:40÷5=8 段
只种一端(一端有障碍物,另一端没有)——棵数=段数
棵数:8 棵
例题 4:学校的圆形花坛一周长 81 米,每隔 9 米种一盆花,一共可以种多少盆花?
解析:种树方式:封闭路
段数:81÷9=9段
封闭路——棵数=段数(与“只种一端”情况相同)
棵数:9 棵
习题讲解
例题 1:爷爷从 1 楼爬到 4 楼用 3 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 1 楼爬到 5 楼用多长时间?
解析:从 1 楼到 4 楼要爬 3 个楼层(即 3 个间隔)用 3 分钟,那么爬 1 个楼层用 3÷3=1 分钟,从 1 楼到 5 楼要爬 4 个楼层,共用时间 1×4=4 分钟
注意好多同学写 5-1=4 分钟,小朋友们考虑一下这样写好不好。现在老师把题目
改成:爷爷从 1 楼爬到 4 楼用 9 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 1 楼爬到 5 楼用多长
时间?解答:爬 1 个楼层用 9÷3=3 分钟,从 1 楼到 5 楼要爬 4 个楼层
共用时间 3×4=12 分钟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