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如何做到爱学生.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43499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做到爱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如何做到爱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如何关爱学生 来宾市新华小学 韦 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是人类各种积极、美好情感的集中体现。爱,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个家庭没有了爱,这个家庭就淡然无味;一个班级没有了爱,这个班就像没了油的灯默然无光。爱是点燃心灯之火,所以,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之大职,务必心存母爱、友爱、仁爱。一言以蔽之,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关爱,使学生在爱之下而爱学习。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做到关爱学生呢?我的看法是:情感关怀,以人为本。 一、 爱,要坚持平等,一视同仁。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因此,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是一视同仁,待之有爱,不能伴随教师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由于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成长环境,学生出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不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的原则,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爱护,无偏见、不偏袒,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能因家长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为师之爱,应该像月亮一般“不分南北与东西,万古清光一样同”。如此,方能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爱,要严慈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注意分寸,师爱要“严爱”,不要“溺爱”。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这种爱,应严慈相济,就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师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这也就决定了,师爱,应是态度上的和蔼、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怀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一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按“三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即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这充分体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即是要求教育学生时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三、 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对于那些不合教育目的的思想、行为,乃至品质的放任。“学生是发展的人”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还不完善,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尊重学生”,是对他们的人格的尊重,而不是对于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不符合教育目的的思想、行为和品质的尊重和放任。相反,促进、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掌握科学的知识,形成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学生辨别是非提供正确的标准,指出学生思想、言行、品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加以改正,才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体现。当我们付出真情,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时,每个学生都将成为具有不同特长、不同特点的英才。为人师而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亦乐乎。 四、 爱,要以法治教。 社会是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会反映到学生中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爱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是有爱生还不够,还应有尊师。尊师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现实社会中,会有学生不尊敬教师,不尊重其他同学,甚至破坏学习秩序。因此,师爱不是解决师生关系的唯一灵丹妙药。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也可以用惩戒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惩戒要有度,这个“度”就是法律,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侵犯身体,损伤心灵。严格要求是师爱的特殊表现。 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的,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数十年来,我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我们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关爱如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它对“优生”起到快马加鞭的作用,而对“差生”则如久旱干枯的幼苗喜逢春雨般,一旦得到滋润就会插上寻梦的翅膀,展翅高飞。让我们人人都献上一份爱,都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让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美好吧! 参考文献: [1]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海南出版社,2006.4 [2]吴松山,兴宾教育,2011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社会民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