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劳动最光荣班会方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应该自觉地劳动才是真正的光荣。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懒惰行为的憎恶。
3.行为目标:能不畏辛苦,主动参加各种劳动。
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
2.组织学生演一演课本中的小品
3.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劳动心得
(一) 激趣导入
1. 联系生活,提问激趣
开始上课,我让学生一起背《锄禾》这首诗,然后由学生说一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相信学生容易回答,接着我又提问:“如果农民伯伯都不劳动,那会怎样?如果爸爸妈妈不劳动,家里又会怎样?你喜欢吗?”学生对于和他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总是乐于思考,思想一定活跃。
2. 小结引入,感知观点
3. 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劳动有关的一课
(二) 知勤劳
第一层:提出问题(投影出示思考题)
我提出下面的几个问题:①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地哪一块浇水比较容易。②熊哥哥是怎样种玉米的?③熊弟弟是怎样种玉米的?④你认为他们谁种得轻松?
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课文找答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层:组织探究
我准备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的活动,接着再让各组的代表说说,学生能回答好问题
接着,我再次提出疑问:“熊哥俩的收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再一次激起学生求索的欲望,让学生自由地、热烈地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把问题“炒热”。
第三层:解疑释问
让学生用所学的道德认识分析问题,学以致用。这也是对学生道德认识的,一个反馈加深的过程。
我出示说一说中的题目:①结合课文说一说“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②你参加过什么劳动,说说劳动后的体会和感受?
(三) 激情深化
这一部分重在把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行为动机,促使正确的道德信念的形成。
1.演一演小品
导语:“有的小朋友也劳动了,可是却没人表扬他,为什么呢?请同学看一个小品。”接着分四个环节开展活动
扮演角色: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小南、小东,我读旁白。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为什么小南也劳动了,却没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呢?”
2.师生齐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通过唱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深化道德认识。
(四) 扩展导行
1.学习《小学生守则》第五条: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让学生上讲台说说:怎样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怎样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总结:先让学生结合老师的问题说说学习的心得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才是真正的道德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