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监测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37411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监测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监测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监测 历史试题 2020.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初统治者以“亲亲”“尊尊”为核心,按照德治的要求,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形成调整家族、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范。这主要反映了西周的治国方针是 A.敬天保民 B.以礼治国 C.明德慎罚 D.家国一体 2.宋初,内侍侯莫陈犯事,宰相赵普要诛杀之,宋太宗想庇护,认为“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底一人乎!”由于赵普坚持履法,结果“帝不得已,命诛之。”材料反映了宋初 A.宰相助国君理性治国 B.宰相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二十三个儿子均封为落王。朱元璋的理想是让他们能“上卫王室,下安生民”,以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度得以发展 B.地方行政体系不断完善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中枢权力机构出现调整 4.据记载:在每年的狄奥尼索斯戏剧节上,雅典城邦都要把同盟各邦所缴纳的贡物摆在狄奥尼索斯剧场的舞台中央,向全体公民展示。这种展示有利于 A.城邦凝聚力的增强 B.战争题材戏剧的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D.公民参政素质的提高 5.巴黎公社建立了“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一公社,公社委员会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同时集中了立法和行政双项大权,下设财政和军事等其他委员会,所有目常事务都要通过全体成员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块择。巴黎公社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旧的国家机器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得农民阶级支持 6.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 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 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 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D.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7.卢沟桥事变后,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施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壮举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C.建立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8.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主动缩减隔离线(从800海里减到500海里),苏联不硬间隔离线,在该线附近停航、改航,这反映出 A.美国实力趋向衰落 B.冷战中双方的理性克制 C.苏联处于战略攻势 D.和平对话取代军事对抗 9.下图是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单位:国家数)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普遍衰落 B.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C.新兴独立国家崛起 D.联合国影响力的加强 10.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不得挂失和止付,所以庄票可以代替现金流通。这表明当时 A.工商业市镇发展 B.抑商政策松动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重视商业信誉 11.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德国为1872年数据)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上表内容反映了 A.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B.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C.德国的统一促进了贸易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2.晚清一位留美幼童回忆被招选时的情景,说:“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问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后来当地有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有些报名的人撤销了申请”。这主要说明当时 A.旧有陋俗仍有一定社会士 B.政府一直重视儿童留学教育 C.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13.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定的保险金。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推行以工代振,缓解社会压力 B.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 C.建立社保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D.借鉴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 14.1958年6月,苏联政府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把它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52年到1964年期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表明苏联 A.改变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D.为实现工业化积累资金 15.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他的这段话旨在 A.强调国企改革应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B.主张改革要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C.推动改革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促进国有资产稳定健康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1分,第20题12分,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鉴于“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造成以黄巢为代表的落第进士起兵反叛的历史教训,对前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取士不讲门第,凡是粗具文墨的士人,不问贫富和出身,皆可应举。其次是废除“公荐”,以剥夺大地主、大官僚攫取科名的特权。还严密科举条制,考官实行锁宿和回避制,试卷实行封弥和巻录制,士人在科举中的的落与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摘编自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创新》 材料二 著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隔,二场试各国政台、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考官阅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 ——引自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科举改制的措施。(6分) 17.(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以为欧洲的旧政体会继续在英国实行,但是透过那些旧名称、旧形式人们了解到,自17世纪以来,英国已经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各个阶层渗透融合,开放了贵族政治,并且取消贵族阶级,让财富变为了一种势力使人们在法律、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公开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中世纪社会所不存在的新原则。这具古老的躯体慢慢地及取这些新生的事物,慢慢地进行复苏和重组,在保持本来面目的同时更具生命力。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蜕变为了一个现代国家,它只保留着中世纪的一些影子作为对历史的祭奠。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日制度与大草命》 依据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对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他首先提出并论述了求同存异原则。1941年,在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酷斗争中,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和团结朋友,周思来明确提出:“千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共领导人关于求同存异原则的明确表述。 ——摘编自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 材料二 建国初期,周恩来同志首倡求同存异原则,使新中国得以打破孤立,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并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在求同存异外交原则指导下,我国解冻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本着“求同存异”精神,继续保持并发展了与西方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友好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求同存异原则,用“一国两制”的模式,实现了港澳回归祖国的夙愿,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 ——摘编自王欢雪《中国共产党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历史演进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求同存异”原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当代价值。(5分) 19.(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主义500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政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任选其中两个时间段,进行合理解释。(11分) 20.(12分)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新航路开辟初期、新航路开辟后17—18世纪、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三角贸易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监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A B D A B C D B D C C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1分,第20题12分,共55分。 16.(12分) (1)特点:向各阶层开放,开放性更强;考试程序更严密,更加客观公正。(2分) 原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吸取前朝历史教训,笼络士人,稳定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门阀士族衰退,寒门地主势力壮大。(4分) (2)一方面,促进了西学的传播,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改制力度太小,仍然强调中体西用的封建色彩,没有废除科举考试,无法适应近代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6分) 17.(9分) 观点: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现代国家。(2分) 评析: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史实的。17世纪的英国正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但仍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但是当时的行政权仍掌握在国王手中,旧贵族在议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及首相手中, 19世纪中期以后的议会改革,又让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断得到完善。(6分) 这种观点没有看到17世纪英国现代化发展的局限性,过于美化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分) 18.(11分) (1)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实行三三制原则等措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了一切爱国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6分) (2)指导中国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顺利开展;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争端的解决;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分) 19.(11分) 示例:选择第二、三时间段。(1分) (1)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 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贫富矛盾激化,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2)20世纪初,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分) 20世纪初,列宁打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率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4分) 20.(12分) 图1:欧洲殖民者将廉价工业品运往非洲,然后从非洲掠夺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再将美洲的金银、原料运回到欧洲。这与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相符。因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洲印第安人锐减,为开发美洲而兴起黑奴贸易。这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且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故图1为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4分) 图2: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然后从中国进口茶、丝等原料、半成品,再将工业品出口到印度和中国。这与19世纪前中期的贸易状况相符。此时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图2为19世纪前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鸦片贸易。(4分) 图3: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金银,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然后以金银换取亚洲的丝绸、香料,而美洲的玉米、甘薯也传入中国。这与新航路开辟初期的状况相符。此时美洲被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品在亚洲缺乏竞争力,故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流入亚洲。故图3为新航路开辟初期的三角贸易。(4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