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归去来兮辞(2).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37220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归去来兮辞(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2.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3.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无怀氏、葛天氏: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8.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   C.常著文章自娱(写作、著述)   D.衔觞赋诗(酒杯)   9.对下面两个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不吝情去留 ②不求甚解   A.①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②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   B.①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   ②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   C.①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②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   D.①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   ②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   10.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话很像这一类人所说的吧   B.他的话说的好像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   C.他说(五柳先生)就像是这样一类人吧   D.他谈到(五柳先生)这类人,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吧   11.下面对文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开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到“因以为号焉”一段话中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   B.“赞”是附在正文之后,用来评论史事或认识的文字,最早的“史论”即指此而言。   C.文中“箪瓢屡空”语出自《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后人因而用“屡空”代指安贫乐道。   D.文末“无怀氏”“葛天氏”句,表明了作者希望生活在上古那种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