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地理)
授课年级
课题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课程类型
一轮复习
课时
1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 识记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理解澳大利亚的生物特点及形成原因
3. 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性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2.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教学建议
布置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组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要求组长负责协调好分层讨论。引导学生自觉整理、完善知识体系或按自己的计划学习。
组织学生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教师亲自检查或组织学习小组互查。
课后督促学生完成《固学案》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 《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澳大利亚特殊生物、城市分布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澳大利亚相关资料,调查澳大利亚农牧业的有关情况,了解澳大利亚特殊的生物、人口、城市分布等情况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播放视频或图片,请同学们观看,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些地区吗?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澳大利亚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树袋熊、大堡礁等
第一层级
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叉合作,指导、监督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如大分水岭、艾尔湖、大自流盆地
1. 澳大利亚的地形:地形分东、中、西部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西部低矮平原、中部大自流盆地和艾尔湖
2.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降水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向中部、西部递减
可能有以下疑问: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特征是什么?
2.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殊的生物,它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澳大利亚气候、沙漠景观的视频或图片
环节二
澳大利亚的人文 环境
1.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草场广布,适合养羊业的发展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 澳大利亚的农业类型是什么?
2. 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3. 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景观的图片或视频,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图片或视频
2.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人烟稀少,东部气候湿润,工农业发达,有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3.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出口国,以煤炭、铁矿石、铝土矿最为突出。目前,服务业已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第三
层级
知识
运用
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标,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PPT展示相关答案
第四
层级
思维
建模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
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澳大利亚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澳大利亚特殊生物的存在的原因,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业类型及主要区位因素,澳大利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矿产类型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板
书
设
计
第13课时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1.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领土、特有动物
2.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地形、气候、河湖
3.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原因、主要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