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敬畏自然》导学案 第一课时
设计:李志全
一、 引入定标(2分钟)【白板展示】
1、引入:
2、【出示学习目标】
(1)、识记、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知识链接】(1分钟)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观点较鲜明,通过讨论、质疑,挖掘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又通过品读、揣摩,理解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学习运用,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探究指导: 第一轮
(一)自学指导:(10分钟)【白板展示】
根据预习情况独自完成注音和解释,然后组长带领补充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在展台展示明确并识记。(10分钟完成,3分钟展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钟)
狼藉 混淆 深邃 相形见绌 蓬蒿 咫尺
陷阱 震撼 狂妄 美味佳肴 赋予
【我的补充】:
2、解释下列词语:(5分钟)
混淆 狼藉
咫尺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沾沾自喜:
自不量力
【我的补充】(2分钟):
第二轮
(一)自学指导:【白板展示】(24分钟)(朗读12分钟,完成问题12分钟。)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2、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3、作者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抓住每段的关键句子。)
4、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二)反馈梳理【白板展示】(3分钟)
三、当堂检测(2分钟)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四、四、分层达标:(2分钟)
必做:课后习题
选做:练习册
11、《敬畏自然》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孔秀玉 2013-4-30
设计:孔秀玉 组长: 领导:
一、引入定标(2分钟)【白板展示】
1、引入:
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二、探究指导: 第一轮
(一)自学指导:(13分钟)【白板展示】
1.第1段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2.第2段中作者说人类的“认识史”和“科学史”都是不断纠错的历史,想要说明什么?
3.作者为什么敢断言宇宙中一定有富有智慧的生物?(用原文回答)
4.第10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第11段的作用是什么?
(二)反馈梳理【白板展示】
第二轮(15分钟)
(一)自学指导: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句式进行探讨、交流。
(10分钟)【白板展示】
6、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7、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反馈梳理【白板展示】
第三轮(10分钟)
(一)自学指导:本文语言充满哲理美和思辨美并欣赏品味。(15分钟)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三、当堂检测:(3分钟)
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征服自然”的蠢事吗?
四、分层达标:(2分钟)
必做: 1、课后习题 2、练习册
选做:《白皮》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