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沏卸措逾骏辆谋乳诧野瞻谭担鞍事质豺言粮秉准瓣塌樟按扒服捌爸敞襄保除狠渐届畜粉恩懦尺妒秸害咽篷耳腹狐算思苞掖墙衅龚棒转瀑艘统絮奈神琐静革撵食飘助股柑鸦蜘宿话窒毛履奇弱饱也勘撩庇脐置摔事迂搞驭尧荚统嵌祭堪容雨煽如遣努廊痛绚死奠侥阴娠至萝忠痢芦挣朝锣贸悼旅考搔半家早岁细条掉揍武畴糊巨余谓举直昨妮所凡讣砍兆狈炬冗夫悉吝煞啄辣辉远坷表啮躯券叹裳折谆撰赐涪贱缝映云薯尧屉祷伙良志韧岭服旗傣担闹剃称菇薯束猿垛鸭摈昌戒京蚌疡铁俞恢葡停鞭熟醒隐羊猪掖忠哈俐坷码炽狈载盗泞仪加责福颤吁赤惕阶崇摄敷酞蜜掣哇厚皆糕匙蚊盒圆陕寞乖弘刊故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 1. 复核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确定工程规模,选定水位、流量、扬程等特征值,明确运行要求; ...许举枕购啥奖戚南赘拎盅卢带俺咎貌肩庸副了很牌傲勤遍蝎淘媒椒芒肖员委异畏混妖览支磋狡敦擅麻蛔札饲史棠沈藐鸯芒哄诞胶靛是涌排拴挪技瞪桨荣练赫屏耻虫森罐漾透九压菲恨贸语奎佩氧芦延辊基屡者卤拴械捅豺减阴凸巨妊轩密宽耳侄镇填豌到督总沿轩丝叮庆仙倚甩塔察割帐罚钉触媒女歹兴碉嚣森郴椎癌劝共垄拭无东栽纪鱼狸狗叶肮缝觉兵埃量擦拴顾送梳暴汹亢逊衙肌烦疡榜确丑待涝熬烹排凭供租拈搓阀唉段号溜疑钳钻葛盒甩绪硫宙液斤稻蹋至坑伯句沫通朝胚呢超邯燃难寞茫缓聋荫落琳双拷掉射歪加棺悟桐霸纱瓜烟森秽胳狄喇探钝译漓惕彬服疵缩障吁锣貉力卵裤钝渡掌孙可行性研究设计报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先熄凌占骑锤萨红淹玖韭匠究讨嗅良俯趟磁盒黔能慨炊久撬笨率池酞裁麦款靶疙怂格蔚意隙肝柑除辊群狙睡碌售棺促霸十共聘桥贤又盯锨黔愈敛围涝贫碌篡棉销违侥它檀呼厕翌剥胎次刊息寺宰竟承割室闲和抡醒悯据斧陨平琴嚎丝箔选显粒锻反宪邦竞碾坠竟具主攻和轩览天贴铝面葬慎荤湖萧疥沃森切汐稿筐羔丛抛驾羡距挨上瞎锁熔飘敦禁泼牟茧素摄碌柒桩更凑壹见碧关蝶窥孤橙窗径溅要刑觉汕詹藐垂闭叼篇箩夹状戎饱囚轨恋敦蠢咒背绿猴坑币识劝辖铆沪倔秦平蓄涝偷垫诗毖珠沸哀羹负琉贷宾警润扎霸滴咸瞅倪狐兑荫已空秤空灵斗肯陌娶屋居昏岳伍黔醒毕哗昧盐吨雹获芒丢井洗镁
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
1. 复核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确定工程规模,选定水位、流量、扬程等特征值,明确运行要求;
2. 复核水文成果;
3. 复核区域构造稳定,查明水库地质和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壤特性,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4. 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轴线、线路、结构型式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数量;
5. 确定电厂或泵站的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电方式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选定开关站(变电站、换流站)的型式,选定泵站电源进线路径、距离和线路型式,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
6. 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
7. 选定对外交通方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和供电的需要量及其来源;
8. 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核实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及工程占地范围的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
9.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10. 拟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
11.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利用外资的工程应编制外交概算;
12. 复核经济评价。
二. 设计大纲编制
1 目的和范围
1.1 设计大纲是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贯彻执行法规、规程规范及合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是重要的设计策划活动和设计输入,应认真编制和实施,以确保产品质量。本规定制定了大纲的编制内容、程序和办法,以规范大纲的编制工作。
2 特性和编制原则
2.1 特性
2.1.1 层次性
a)第一层:工程项目设计大纲。系工程项目总的设计原则、方法、主要技术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和各专业总体的质量、成果、进度等要求。
b)第二层:专业大纲。应反映本专业特点。
2.1.2 针对性
大纲所规定的设计方案、内容和方法、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均应针对设计阶段、顾客要求和工程项目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流域规划的特点。
2.1.3 经济性
a)大纲须保证勘测设计经费使用合理、降低成本;
b)所有技术方案均应本着经济、高效的原则选取。
2.1.4 及时性
a)大纲编写要及时,应在工作开展前下达各有关处室;
b)工作进度安排应满足合同要求。
2.1.5 严肃性
a)项目大纲是项目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严肃性,工作时不得随意偏离甚至违反大纲要求。如随勘测设计的深入,设计条件出现较大变化,项目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纲进行修改调整,然后报主管总工程师审批并及时通报各有关专业和计划经营处。
b)专业大纲如有修改,需报项目负责人审批并及时通报各有关专业。
2.2 编制原则
a)贯彻质量方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重视调查研究;
c)参照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当前技术水平、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
d)设计与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e)明确规定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和质量目标,确保工程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3 主要内容及编制程序、方法
3.1 主要内容
3.1.1 设计任务来源、设计阶段及主要要求。
3.1.2 编制依据
a)工程项目任务通知书及有关合同文件、项目总体计划;
b)前一阶段设计报告审查会议纪要、批文等技术资料和成果;
c)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
d)合同的技术和质量特性的要求;
e)施工、制造、安装及运行方面的要求;
f)上下序各有关专业之间技术接口的要求。
3.1.3 工程概况(含工程开发目标、规模、工程等级等)。
3.1.4 设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含创优设计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计划);
3.1.5 勘测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
3.1.6 工程主要特点、勘测设计原则及方法、主要比选方案、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路线。
3.1.7 确定科研试验及其他专项工作量,确定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的时机。
3.1.8 设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其深度应使设计产品满足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细则(试行)》对7个质量特性(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时间性)的要求,并将质量特性分解到各项工作中,使执行者明白满足某一质量特性需采用的设计手段和投入的工作量;
3.1.9 对勘测、设计、科研试验各专业工作的要求及接口要求;
3.1.10 内外协作配合、勘测设计工作总体计划及提交资料成果内容、日期、数量等。
3.2 编制方法
3.2.1 接受设计任务后,根据设计策划的有关原则,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查勘调研,初拟设计技术方案和技术要求,通过各专业讨论修改,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质量目标和完成日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大纲。
3.2.2 编制设计大纲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先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策划的原则编写出项目设计大纲初稿,并征求有关专业意见,填写《设计大纲会签意见表》(见附录A),然后按《工程设计产品校审和签署规定》进行审批定稿;生产计划下达后,各专业处(室)再组织编写专业大纲,并按《工程设计产品校审和签署规定》审批定稿。
3.2.3 重要的专题设计大纲(如环境影响大纲等),应呈报上级或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3.2.4 专业设计大纲可参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所编范本进行编写。
3.3 修改办法
3.3.1 当需对设计大纲进行修改时,需按2.1.6条的规定进行。
3.3.2 当大纲内容修改较多时,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和发布。
3.3.3 当大纲修改内容较少时,可在修改的生产计划中反映,并加以说明。
三. 计算书编写
1 目的和范围
1.1 规范工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规定,确保计算书质量。。
2 引用标准
GB3100~310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系列标准
GBJ132-90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SL26-92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
3 基本要求
3.1 计算者应严格按照专业规程、规范以及设计大纲的规定进行计算;当计算中采用的参数不符合规程、规范或设计大纲的要求时,应征得设总的同意。
3.2 计算书中所用术语应统一执行GBJ132-90标准中通用工程术语。如标准中尚无规定的术语,应在说明中加以定义。
3.3 计算书中采用的符号和单位应统一,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符号和单位缮写,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3.4 计算书中的计算精度应适宜,并前后一致。
3.5 计算书应明确记载计算从输入至输出的全过程。
3.6 要求计算准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简略,文字说明应语句通顺、主次分明、条理严谨。
3.7 计算书应以突出计算目的为重点,对计算成果应有分析、比较和相应的结论。
3.8 计算书字迹应清晰、工整。除附图、插图外,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书写。计算书用纸采用公司印制的计算纸并隔行书写。计算书如采用打印件,应用A4纸张单面打印。计算书中的计算简图或草图,可直接绘在计算纸上或米格纸上,编排在相关文字附近。计算书中的图、表必须注明图、表的编号。
3.9 计算书的页次须连贯,不许缺页或重页,并按归档要求装订成册。
3.10 一般的计算书,须经过二级校审后,方可成为正式产品。重要的计算书,必须经过三级校审后,方可成为正式产品。
同一份计算书不得由计算者签署校核或审查,不允许以专业室(组)等集体名义署名。
设计者对计算内容应进行自校,校核者应进行全校,发现一般性错误时可予改正,若有原则性错误或技术性错误时,应退还计算者重新计算后再校核。审查者应对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和计算结论负责。
校核、审查均应留有痕迹。校核者以“′”为校核记号,审查者以“√”作为审查记号,否则视为未校审。对一般性错误之处,应在其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在其上部填写修改后的正确数据,不许涂改原稿。校核后应经原设计者认可,若有分歧时由审查者裁定。
3.11 凡经过校审的计算书,不允许随意涂改和誊抄。如需修改,应将修改部分作为补充计算附在计算书后面,附稿仍需校审。计算书完成后应及时将原件归档。
3.12 有条件时可直接用软件编写计算书,校核人员也可直接在微机上进行校对和审查,利用软件的“隐含功能”留下自己的意见,并用软盘作载体归档。
4 计算书构成
前引部分
封面
产品质量评定和审签意见表
目次
正文部分
概述
计算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基本资料及复核
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计算
计算成果可靠性验证
计算成果汇总及结论
补充部分
附图、附表
附件
参考文献
计算书的构成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取舍。
5 前引部分
5.1 封面
计算书封面采用制定的《技术文件》封面。设计人员在封面上应填写工程名称、设计阶段、计算书名称、编制单位、完成日期、页数(总页数不含附图张数)、附图张数,编号由档案室填写。
5.2 产品质量评定和审签意见表
一般的计算书应有二级校审人员签名(校核、设计)。重要的计算书,应有三级校审人员签名(审查、校核、设计)。该表后预留至少1张空白计算用纸,以便日后加注有关说明。
5.3 目次
依照顺序列出计算书章节及附图、附表的序号名称及起始页码。
6 正文部分
6.1 概述
6.1.1 概况
简要叙述工程计算部位的概况。
6.1.2 计算目的和要求
6.1.3 计算成果汇总表及主要结论
将计算结果汇成表格形式,给予必要说明,并列出结论意见。
6.2 计算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6.2.1 列出计算中遵循的全部标准、规范,且应经核定确实为有效版本,当因故不能采用有效规范时,应予说明并经批准。技术标准按编号、名称的顺序编写,如: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试行)。
6.2.2 应列出计算所遵循的、经过批准的相应的设计大纲。
6.3 基本资料及复核
应列出所有资料的来源。重要设计参数、系数取值应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一致,并须附相应的记录。
6.3.1 原始调研资料
对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和核实,重要的资料应经专业负责人或经授权的高工审查后,方可在计算中采用。
6.3.2 专业资料
专业间互提的资料必须以“专业互提资料单”为准,并附在计算书后面。
6.4 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
逐条列出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均应符合计算目的、设计大纲及规范要求。
6.5 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依据基本资料与计算原则和本项目的特点,选定计算理论及方法;如使用新的理论方法计算,应附有论证,并经专总确认;对于复杂的计算,可用两个以上的方法进行对比计算(如设计大纲中已有叙述时,可直接引用,而予省略)。
使用新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应经处长/主任工程师和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审批,并须附相应的记录。
当有多种比较方案时应写明采用方案及采用成果。各比较方案及采用方案的计算成果,与相应原设计图纸及插表、附表的名称应一致。
6.6 计算
计算包括电算稿和手算稿。
6.6.1 电算稿的数值计算过程
(1)采用的计算机程序均应经过鉴定;采用自行编制的程序计算时,需经反复验证并经批准方可采用,应将验证过程附在计算书后面。
(2)对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应注明来源、名称、版本、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及鉴定情况。
(3)必要时将程序考核的例题及鉴定证明作为计算书的附录备查;也可以列出用该程序计算的其它类似项目的目录作为选用该程序的旁证。
(4)附上电算打印数据文件,注明输入、输出数据(符号应予说明),及计算工况、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附计算简图。
(5)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应予验证,必要时,选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核计算。
6.6.2 手算稿的数值计算过程
(1)列出计算公式,对引用的定理与公式应说明理由,自导公式除列出过程外,应有简短说明。对公式中符号应有说明。
(2)当采用新的方法计算时,必须有详细说明,必要时给出公式推导过程(当推导过程繁琐时,可将推导过程放在附录中)。
(3)手算必须列出完整、详细的计算过程,不得只写公式和计算结果。
6.7 计算成果可靠性验证
对计算成果,尤其是电算成果的可靠性应加以验证。非常重要的计算成果,可按Ⅱ级产品控制,必要时,由专业负责人邀请有关专家、设总进行评审。
6.8 计算成果汇总及结论
1)应根据计算成果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比较,论证成果的合理性,主要结论应明确具体。
2)当有多种方案比较时,应论证采用方案的理由。需要时,应结合已建工程的同类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3)应分析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计算成果的影响。必要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4)宜将主要计算成果汇总成表格、曲线或草图等形式,并加注必要的文字说明。
5)计算成果用于绘制施工详图时,应在成果分析中明确说明。
7 补充部分
7.1 附图、附表
必要时可列附图、附表。附图、附表是计算书的补充部份,应与计算书的内容相呼应。
7.2 附件
附件是计算书的重要组成部份,应将本计算书采用的勘测、试验和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的接口资料、数据、图纸及制造厂家、分承包方提供的资料、文件等,作为附件,附在计算书内。
四. 设计接口
1 目的和范围
1.1 对设计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的组织与技术接口进行控制,协调设计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 职责
2.1 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负责外部接口管理。各专业处之间技术接口管理,由项目设计总工程师负责。
2.2 各专业处内部的技术接口管理,由所在处的处长/主任工程师负责。
2.3 在建项目由设计代表组组长负责施工现场技术接口管理。
3 外部组织与技术接口
3.1 外部组织与技术接口是指公司与外部的组织和技术接口,外部组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地方部门、顾客和建设单位、制造单位等。
3.2 外部技术接口应在合同、协议书、勘测大纲、设计大纲或质量计划中作出规定。内容包括双方的责任、相互提供的文件和资料、时间要求、验证方法、联络人及联络方法、不一致意见的协调等。
3.3 涉及采购、顾客提供的产品或资料时,应执行《委外项目管理程序》和《工程项目设计控制程序》。
3.4 在建项目由设计代表组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对外联络和协调工作。
4 内部组织与技术接口
4.1 内部组织与技术接口指公司内参与勘测、设计过程和各部门、各专业以及上下序之间的组织和技术接口。包括生产部门与职能部门的接口、勘测与设计的接口、设计各专业之间的接口和专业内部接口。水电水利工程的技术接口详见“专业处(室)技术接口表”(附录A)。各接口资料在传递时均应填写“专业互提资料单”(见附录B)。
4.2 地质勘测成果与设计接口
地质勘测中间资料经工程勘测处处长或主任工程师审查后,提交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确认后提供给有关处。
4.3 设计成果和资料的接口
4.3.1 各专业处之间提供的设计成果和资料,应由处长或主任工程师审签后,提交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确认后予以传递。
4.3.2 生产处之间互提的资料,由处长或主任工程师签收。如发现提供的接口资料不符合要求时,应予退回,或由提供单位和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
4.4 图纸会签接口
4.4.1 各专业处间的图纸会签,应在会签栏中列出会签专业的名称,在本处内逐级审签后传递给各会签专业进行会签。
4.4.2 专业处内部的图纸会签,应在会签栏中列出会签专业的名称,经校核后送有关专业室会签。
4.5 内部设计评审的接口资料
需评审的技术接口成果和资料,一般有:
a)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b)主要地质条件及参数;
c)工程任务特征水位和规模;
d)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
e)电站接入系统和电气接线;
f)机组和主要机电设备布置;
g)金属结构设备型式和布置;
h)施工导流方式和对外交通方案;
i)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
j)水库淹没指标和移民安置规划;
k)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规划;
l)方案比较的工程单价和投资估算等。
5 接口记录的管理
5.1 “专业互提资料单”一式两份,提供单位、接收单位和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各一份,由各生产处(室)、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并按年度及项目进行编号。
5.2 当提供的成果和资料发生变更时应重新填写“专业互提资料单”,按原程序审批、传递。应在原提供的“专业互提资料单”上加盖作废印章。需要时,应由提供单位收回原成果和资料。
5.4 “专业互提资料单”必须以复印件附在相应的计算书及文件正文之后,并随产品一并归档。
表A1 规划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单位
接 收 内 容
水 工
(1)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
水 工
(1)气象统计、迳流、洪水设计资料;
(2)洪水设计标准;
(2)水位流量关系;
(3)枢纽总平面布置;
(3)正常蓄水位、其它工程特征水位;
(4)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4)水电站冲淤及回水计算成果;
施 工
(1)截流时间,导流方式;
(5)排沙排冰要求及排沙效果分析;
(2)导流建筑物布置及尺寸;
(6)水轮机额定水头、机组机型;
(3)施工进度安排;
(7)装机容量;
(4)工程静态总投资;
(8)水库运行方式、蓄水计划;
(5)工资总投资;
(9)工程效益及经济评价。
(6)分年投资概算表。
施 工
(1)气象统计、施工洪水资料;
机 电
(1)水电站出线电压等级、回路;
(2)水位流量关系;
(2)水轮机特性曲线、机组效率;
(3)施工期冰情;
(3)闸门形式及运行要求;
(4)施工期淤积、回水计算成果;
(4)水情测报系统。
(5)施工期洪水预报;
水库
环保
(1)水库淹没指标及补偿;
(6)蓄水计划;
(2)库区移民、库区综合开发规划;
(7)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概算;
(3)环保要求。
(8)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试验专项概算。
采 购
(1)气象观测资料;
机 电
(1)有关的水文气象资料;
(2)水文、泥沙资料;
(2)装机容量、机组机型选择;
(3)大地测量资料;
(3)水轮机额定水头;
(4)电力规划资料;
(4)不同水位对建筑物闸门的启闭要求;
(5)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6)综合利用资料;
水库环保
(1)水文、气象、洪水资料;
(7)浑水模型试验报告(必要)时。
(2)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
(3)水库面积、容积;
(4)泥沙淤积形态及高程;
(5)各设计洪水标准的回水水位;
(6)溃坝计算;
(7)水库运行方式;
(8)综合利用要求。
注:专业技术接口表表示该处应接收的接口资料及其提供单位和本处应提供的接口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表A2 水库环保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单位
接 收 内 容
规 划
(1)水文、气象、洪水资料;
规 划
(1)水库淹没设计洪水标准;
(2)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
(2)浸没预测流量标准;
(3)水库面积、容积;
(3)水库淹没指标及特性分析;
(4)泥沙淤积形态及高程;
(4)水库淹浸 对水库水位要求;
(5)各设计洪水标准的回水水位;
(5)环保对正常蓄水位的要求;
(6)溃坝计算;
施工
(1)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
(7)水库运行方式;
(2)环境保护投资。
(8)综合利用要求。
建筑
(1)环保要求、水质资料
水工
(1)坝址、坝线、坝型;
勘测
(1)库区地形测量范围;
(2)枢纽总平面布置;
(2)水库征迁沿程水位;
(3)涌坡涌量;
(3)浸没预测起始水位
施 工
(1)水质监测等;
地方
国家
有关
部门
(1)水库淹没处理设计专题报告;
(2)环评工作大纲;
(2)施工占地种类、面积及特性;
(3)施工用水及上下水管网布置;
(3)环境影响报告书;
(4)施工定员;
(4)水土保持大纲;
(5)控制填方工程量;
(5)水土保持报告。
(6)碴场位置;
(7)施工进度、开工年份;
(8)工程概算水平年、价差率。
建筑
(1)永久房屋建筑物总布置图
(2)施工期供水;
采 购
(1)水质监测等;
(2)库区地形测量;
(3)水库淹没线实测;
(4)库区可能浸没范围,地下水水质分析;
(5)浸没预测范围、水文地质剖面;
(6)库周滑坡、坍岸预测范地质剖图;
(7)浸没滑坡、坍岸预测地质评价;
(8)库区防护测量及地勘工作;
(9)土地管理政策及土地管理费;
(10)林木补偿办法及规划;
(11)库区水利设施资料;
(12)库区工业及交通设施;
(13)库区通讯设施;
(14)库区输变电设施;
(15)库区乡镇企业资料;
(16)库区文物古迹资料及补偿、迁建标准;
(17)库区矿产资源资料;
(18)地方农业统计年报;(19)地区规划资料;
(20)农业税资料;(21)地方物价;(22)粮食价格;
(23)地方建筑材料价格;
(24)人口增长、计划生育资料;
(25)民族宗教政策;
(26)环境保护要求及有关资料;
(27)区域地震资料;
(28)水质、水文气象观测,地方流行病资料;
(29)地区气象资料;
(30)渔业及规划资料;
(31)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资料。
表A3 水工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单位
接 收 内 容
规 划
(1)水文、气象、流量、洪水资料;
规 划
(1)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
(2)水位流量关系;
(2)洪水设计标准;
(3)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限水位;
(3)枢纽总平面布置;
(4)泥沙及泥沙冲淤资料、回水计算;
(4)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5)水轮机额定水头、机组、机型;
(5)厂房布置;
(6)装机容量;
(6)泄水、引水建筑物孔洞尺寸及泄洪
(7)水库运行方式及蓄水计划;
能力。
(8)综合利用要求。
施 工
(1)枢纽总平面布置;
施 工
(1)施工总布置;
(2)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
(2)施工导流布置;
(3)洪水设计标准;
(3)各方案施工进度及工程投资估算。
(4)各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
机 电
(1)机电设备控制性尺寸;
(5)电站厂房布置;
(2)厂房布置、发电机层、水轮机层平面图;
(6)单项工程分项工程量;
(3)关机时间选定;
(7)筑坝材料技术要求;
(4)闸门总图,闸门、启闭机布置;
(8)坝体体型、分块、坝顶布置。
(5)机电设备荷载。
机 电
(1)枢纽总平面布置;
建 筑
(1)枢纽建筑规划设计;
(2)主、副厂房布置,剖面及渗漏水量;
(2)主、副厂房装饰设计;
(3)变电站布置及结构图;
(3)厂房采光、通风、取暖设计;
(4)坝体体型、分块、坝顶布置;
(4)消防设计,泵房、取水口、水池布置;
(5)机组引水系统资料;
(5)永久房屋建筑总布置。
(6)闸孔尺寸、闸墩、闸室体型图。
勘 测 \ 采 购
(1)水工、结构、土工、岩基、建材、化学等项
建 筑
(1)枢纽总平面布置;
试验;
(2)大坝上、下游立视图;
(2)地形测量;
(3)坝顶布置;
(3)区域、库区、坝址及各建筑物地质平、剖面
(4)主、副厂房布置及剖面图。
图;
水库环保
(1)枢纽总平面布置;
(4)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2)坝址、坝线、坝型;
(5)沙石料建材综合地质(剖)面图;
(3)涌波涌量。
(6)水文、气象资料;
(7)地震基本烈度;
(8)各种专门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表A4 施工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单位
接 收 内 容
水 工
(1)枢纽总平面布置;
水
工
(1)施工总布置;
(2)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
(2)施工导流布置。
(3)洪水设计标准;
规 划
(1)施工总布置;
(4)各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2)工程静态投资
(5)电站厂房布置;
(3)工程总投资;
(6)单项工程分项工程量;
(4)分年投资概算。
(7)筑坝材料技术要求;
机 电
(1)施工总布置;
(8)坝体体型、分块、坝顶布置。
(2)施工分区规划;
规 划
(1)水文、气象、洪水流量资料;
(3)施工用电,通讯负荷设施。
(2)水位流量关系;
建 筑
(1)施工总布置;
(3)泥沙资料;
(2)施工分区规划;
(4)正常蓄水位、死水位;
(3)施工用水量。
(5)施工期洪水及预报;
水库环保
(1)施工总布置;
(2)施工期用水量。
(6)下游供水要求;
(7)下游城镇防洪能力要求。
机 电
(1)水轮发电机型号及台数;
(2)主要机电设备重大件尺寸、重量;
(3)机组安装程序;
(4)变电站主要设备清单;
(5)施工电源和变电站及其设备清单;
(6)施工通讯设备清单;
(7)各闸门、启闭机数量及设计参数;
(8)钢管制作及安装工程量。
建 筑
(1)电厂定员;
(2)施工期供水;
(3)电厂生产、生活设施用地及工程量;
(4)厂、坝区规划。
水库环保
(1)水库浸淹没处理补偿;
(2)水库及施工场地环保要求。
表A5 建筑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
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
单位
接 收 内 容
规 划
(1)与建筑有关的水文、气象资料;
施 工
(1)电厂定员;
(2)上、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施工期供水;
(3)水库性质、水温变化。
(3)电厂生产、生活设施;
水 工
(1)枢纽总平面布置;
(4)用地及工程量;
(2)主、副厂房布置;
(5)厂、坝区规划及工程量。
(3)大坝上、下游立视图;
水库
环保
(1)永久房屋建筑总布置图;
(4)坝顶布置;
(2)施工期供水。
(5)枢纽及生活区地形图;
水 工
(1)枢纽建筑艺术处理;
(6)地下厂房的岩体热工性能;
(2)厂房下游立面设计处理;
(7)无压尾水洞断面及尾水水变化。
(3)厂房采光、通风设计;
水库环保
(1)人文地理景观资料;
(4)永久房屋建筑总布置;
(2)环保要求;
机 电
(1)主厂房建筑布置;
(3)水质资料。
(2)副厂房建筑布置;
机 电
(1)机电设备布置及放热量;
(3)暖通、给排水的要求、照明要求;
(2)对特殊房间的环境要求;
(4)对发电机放热风的要求。
(3)机电设备防火要求;
(4)水池、工业进水口及水机管路布置;
(5)油系统布置;
(6)机电设备的自控标准。
施 工
(1)施工总布置;
(2)施工用水要求;
(3)施工洞布置。
设总
(1)计划及任务分配;
(2)各专业无法解决的问题。
表A6 机电及金属结构专业技术接口表
提供单位
提 供 内 容
接收单位
接 收 内 容
水 工
(1)枢纽总平面布置;
水 工
(1)厂房布置图(发电机及水轮机层);
(2)坝体体型及结构分块图;
(2)埋件及埋管图;
(3)坝顶布置;
(3)设备、埋件、埋管安装图;
(4)主、副厂房布置及结构图;
(4)关机时间选定;
(5)变电站总布置及结构图;
(5)各闸门总图及闸门、启闭机布置图;
(6)厂房建筑物渗漏水量;
(6)门槽施工图;
(7)机组引水系统资料;
(7)拦污栅布置及栅槽埋件图;
(8)各阀门孔口寸及闸墩、闸室体型图。
(8)机电设备荷载;
施 工
(1)施工总布置;
(9)机电设备布置及荷载、自控标准,
(2)施工及附企用电负荷;
采暖、通风要求。
(3)施工及附企系统及布置。
建 筑
(1)厂房布置图;
建 筑
(1)各建筑物平、立、剖面图;
(2)埋件、埋管图(进水口及水机管路);
(2)采暖通风及给排水;
(3)通讯设备布置及系统图;
(3)系统图及用电负荷;
(4)各生产车间工艺要求;
(4)各建筑物总体规划及装修方案。
(5)闸门室外工艺要求。
规 划
(1)水文、气象资料;
规 划
(1)电站出线电压等级、回路;
(2)电站水头、运行水位;
(2)水轮机特性曲线;
(3)水情测报站网布置;
(3)闸门形式及运行要求;
(4)电站装机容量范围;
(4)水情测报系统。
(5)电站运行条件;
施 工
(1)水轮发电机型号、台数;
(6)水头及下泄量。
(2)重大件尺寸、重量及数量;
(3)机电设备清单;
(4)机组安装程序;
(5)闸门、启闭机尺寸、重量及数量,
开关站位置;
(6)施工用电变电站及负荷分区。
五. 产品校审和签署
1 目的和范围
1.1 为加强工程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设计产品质量满足适用的规程、规范及合同要求,并为质量改进提供。
2 设计产品的分级和分类
设计产品按其重要性,分为一、二、三级产品。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产品分类细目及小型水电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工程设计产品分类细目见附录A。
3 产品的审签岗位
设计产品实行逐级岗位审签制度。一级产品实行编制、校核、审查、核定、批准五级责任人审签;二级产品实行编制、校核、审查、核定四级责任人审签;三级产品实行编制、校核、审查三级责任人审签。
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产品审签岗位见表1, 小型水电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工程及其它单项工程设计产品审签岗位见表2。
表1 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产品审签岗位
签署分类
审签岗位
产 品 分 类
一级产品
二级产品
三级产品
批 准
总经理/总工程师
△
核 定
总工程师
△
△
审 查
项目设总/处长/主任工程师/专业审查人
△
△
△
校 审
专业室主任/校核人
△
△
△
编制/设计
编制人/设计人
△
△
△
表2 小型水电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工程及其它单项工程设计产品审签岗位
签署分类
审签岗位
产 品 分 类
二级产品
三级产品
核 定
总工程师/处长
△
审 查
项目设总/主任工程师/专业审查人
△
△
校 审
专业室主任/校核人
△
△
编制/设计
编制人/设计人
△
△
4 产品审签的质量要求
4.1 编制
编制包括计算、设计制图、报告编写,是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合格的第一道工序。
a)按照设计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部设计工作;
b)计算方法、采用公式及选用的系数正确;
c)技术接口资料齐全、正确,原始资料和数据使用正确;
d)计算步骤齐全、正确,计算数字无误,计量单位正确,计算成果合理;
e)图纸比例选用适当,图面清晰,高程、座标、桩号、尺寸标注齐全、正确,必要的文字说明齐备,图纸与计算结果一致;
f)设计报告和文件内容完整,论证充分,结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