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爱无声--言有情——类文比读《我的母亲》.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5154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无声--言有情——类文比读《我的母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无声--言有情——类文比读《我的母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爱无声 言有情 ——类文阅读《我的母亲》 执教: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新区初级中学 王艳玲 【设计意图】 日前,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正需要我们走出狭隘的阅读观,突破教材,课内外结合,走向整合式的大语文观的探究之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说,“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学生读懂的、能掌握的、能运用的,就少教,甚至不教。我尝试探讨借助引导学生课前批注式阅读,在读懂文章和作者意图的基础上给出同题散文阅读的比较路径,促进学生的拓展式阅读,学生就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有效的互动。王尚文教授说:“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课语言训练点就在生本互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类文比读,在读中品,品中悟,情感体悟与思维训练螺旋式上升。 【学情分析】 日常语文教学,经常是老师布置预习,学生回家因不在老师的掌控范围之内,阅读背默等软性要求不容易落到实处。这样当组织课堂活动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学生当中激起的涟漪很小,甚至没有,这时互动的情境就很难呈现出来。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新闻通讯单元,新增一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节选《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者和学生都需要更好地走进这篇陌生的新闻。怎样深入阅读,如何教与学?最好的方法是自主阅读和独立批注。因此在给出阅读新闻的批注要求和方法引领后,学生读得细了,有了自己的阅读感悟,而且有了新的发现甚至挖掘出新的问题。翻阅学生批注后,打上不同等级,利用早读展示点评,学生扬长补短,对如何有目的地批注,学生对怎样根据文体阅读有了新的认识。教者就结合学生产生的问题,重点围绕主问题,这五个男子汉在地震后被困的15天怎样创造生命的奇迹的进行探讨,在解读之后与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我们家的男子汉》进行比读,深入理解“男子汉”的真正内涵。 本班虽是七年级学生,但七年级教学内容已近尾声,学生有比读的基础,也具备阅读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一般常识。所选多是叙事类散文,写作的对象都是不同时期的母亲形象(学生同期还阅读了老舍的《我的母亲》等作品),主题与生活关联很紧,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至爱亲情”,学生容易找到阅读和情感的共鸣点。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作为回忆性散文,片段截取一线串珠,感受记忆中少而精贵、痛悼不舍、感念至深的母爱。作者借冰糖葫芦式结构串起四件小事,细节感人,叙议结合,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胡适的《我的母亲》则是出自他的自传《四十自述》。作者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下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对母亲的感念之情。 【教学目标】 1.概括两位母亲的人物形象,比较其性格品质,理解爱子之情; 2.感受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深入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母亲独特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比较探究,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懂得回报。 【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比较式阅读,体悟式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活动以批注阅读为基础,以类文比读为手段,以情感体验为纽带,试图唤醒体验,从读者、母亲和作者的角度,以情激情,以思促思,读中品、品中感,逐步深入,促成有创意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促进学生比读角度的聚焦和思维情感的升格。 【教学准备】讲义、PPT、投影 【课前准备】印发讲义,独立阅读,自主批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吟诵出了母亲朴素细腻的爱子之心;“儿行千里母担忧”道出了儿女出门在外是母亲最放不下的牵挂;中国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今天我们一起去用心读懂一个人——母亲,领会一段情——母爱,学会一种方法——比较阅读。 二、读懂一个人——母亲 1.小组合作,概括选取素材 (结合课前批注) 胡适母亲:晨训、催我上学、晚罚、舔病眼、处理家族债务、化解家庭矛盾、斥责五叔的侮辱等 邹韬奋母亲:背“我”赏灯(巡阅)、喜看小说落泪、父亲“清算”功课母亲陪哭、深夜做鞋许“我”陪伴等 2.互动交流,感受母亲形象(结合词句分析) 三、领会一段情——母爱 两位母亲的性格品质,分别给了胡适和邹韬奋怎样的影响呢? 三、学会一种方法——比读 过渡:同样是写母亲,同样是读作者回忆的母亲形象,我们每个人找到的共鸣点却各有千秋。课前翻阅大家的批注,惊喜地发现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比较异同,还提出了不少独特见解,产生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示例:两篇文章从体裁上看,都是通过叙述事件来反映母亲的品质的,属于叙事散文。 从题材上看,都选择了母亲作为描写和回忆的对象,通过几件事来表达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今天我们主要结合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文体特点,侧重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情感的角度进行赏析比较。 (一)选择角度 (出示):1.人物形象;2.刻画人物用的方法;3.母亲爱子女的方式; 4.作者表达的情感;5.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二)碰撞交流 同学们结合课前的批注式阅读,先准备3分钟,展开小组交流,再在全班互动交流补充,加深对母亲人物形象的认识,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懂得一样情愫——感恩 同学们在读、品、比、悟的过程中,逐渐读懂了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人——母亲,领会到了母亲对儿子那独特而又深沉的爱——母爱。正如胡适所言: (示例)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如果换成我们自己,你又从母亲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仿句):如果我学得了 ,如果我学得了 ,如果我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五、情感升华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其实,母亲这个职业是无价的,再没有什么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了。正像胡适说的,“我的笨笔写不出母亲的一万分之一”。十几岁的我们,该怎样才算最好的爱的表达呢? 最好的书写,该是在这母爱相伴的美好年华,感悟母爱回馈真情。 六、推荐阅读 丁立梅的《爱到无力》 肖复兴的《母亲》 韩静霆《母爱是船也是岸》三毛《守望的天使》 …… 结束语:爱,需要表达。我们就去读吧,去读母亲这本厚重的书,也因为我们做儿女的爱的付出,让每一天成为母亲的节日。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邹韬奋 胡 适 严中有爱 正直 勤劳能干 严厉 疼爱柔和 慈爱 感情丰富 宽容 有同情心 性子好 坚强 教子有方 重视教育 很有刚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