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5119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共60分) 1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 A 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 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 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2 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 A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 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 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 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3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 A 魏源《海国图志》 B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 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编》 4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维新变法思想最突出的作用是( ) A 宣传变法思想 B 促进思想解放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实行君主立宪 5文学革命中,下列哪一文学作品成为了新文学的典范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敬告青年》 D.《文学革命论》 6 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又一次爱国运动 B 维新思想出现完全不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D 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7 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 ) A 西方的进化论 B 民主共和学说 C 民主科学理论 D马克思主义 8 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下列人物中,最早向中国人系统介绍进化论的是 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严复 D 陈独秀 9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导火索是( ) A 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 西方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C 袁世凯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 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 A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 B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1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 “Democracy and Science”指( ) A 科学与技术 B 民主与共和 C 自由与平等 D 民主与科学 12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A 鲁迅的《狂人日记》 B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3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 A 民主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苏维埃体制 D 人民民主制 14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伦理道德,其主要原因是封建伦理道德( ) A 落后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B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 C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被袁世凯复辟所利用 15 新文化运动前期与过去的革命运动相比,主要“新”在( ) A 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B 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C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6“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改变了”。此改变是指 A 无政府主义开始流行 B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传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 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兴起 17 (2006年上海)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从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8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是指( ) A 主张民主共和 B 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C 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19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下列评论不妥当的是( ) 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 C有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0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哪一思想内涵一致 A 维新思想 B 三民主义 C 新文化运动 D 三个代表 21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传播马克思主义 B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C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 D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22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梁启超 23五四运动后,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4 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胡适( ) A 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B 提倡民主与科学 C反对马克思主义传播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5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的 ②代表人物是李大钊和胡适 ③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争 ④表明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分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6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在各种新思潮中脱颖而出,其根本原因是 A 李大钊等人的宣传 B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 D 五四运动的影响 27 下列史实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积极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 C 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D 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8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并宣传:“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29下列思潮,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与科学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君主立宪 ④马克思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③①② 30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 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D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和选择 二 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代拟奏折 材料三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四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了这两位先生。 --陈独秀 请回答:(1)四则材料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阶层的观点?(4分) (2)材料一阐述了什么主张?有何意义?(5分) (3)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思想主张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4分) (4)与材料三的“民主共和”思想相比,材料四又有哪些新的主张?试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6分) (5)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具体内容。(3分) (6)据上述材料,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 2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历经着沧桑。 材料一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康有为揭橥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06期 材料三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害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 依据材料一,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4分) (2) 据材料二,康有为是如何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分) (3) 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持有的偏见是什么?(6分) (4) 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应持何种态度?(2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CABB 6-10 BACCC 11-15 DBABC 16-20 BCDAC 21-25 BCDCC 26-30 CCBCC 二 材料分析题: 1 (1)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师夷长技以制夷。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开端。 (3)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人们的觉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 民主与科学。 继续与发展:都是反封建的从学习西方制度到学习西方文化。 (5)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局限性:坚持传统,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 (2)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减小变法的阻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儒学与西学的双重影响;现实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因此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绝对否定儒家传统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4)扬弃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