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积累字词;2梳理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梳理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教师范读。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为谁而写吗?
是的,这是臧克家先生为在鲁迅逝世23周年而为鲁迅所写。这是他人眼中的鲁迅。那“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 作者简介
关于鲁迅,咱们比较熟悉,上册咱们就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说说你所知道的鲁迅
(学生举手回答)
2、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
3、鲁迅名言诵读
3、《鲁迅自传》是鲁迅为自己写的传文。“自传”是作者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三、 初读课文,读懂字词
1 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标记读不准的字词
学生举手,师生共同释疑
2 豫备(预备) 我底(我的)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 请同学们在疏通字词的情况下,再读课文
四 、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课文内容,并且按时间顺序理清作者一生的经历及著作。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2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以课件对应展示。
少年变故 青年求学 回国工作 著作概述
鲁迅先生的主要人生经历:
1、一八八一年出生; 2、十三岁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3、十八岁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4、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
5、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6、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决意学医;
7、两年后,弃医从文 8、二十九岁回国;
9、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10、第二年(1911),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1、绍兴光复后,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12、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13、一九二六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14、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四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15、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16、一九一八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五 、教师小结:
在这篇短小的自传中,作者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而且直接间接地表露出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下一节课,咱们就重点从细节去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生态度和高贵品质。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