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陋室铭
执教者:浚县屯子二中 朱志广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概况及铭文特点。
(2)领会相关词句的含义,翻译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认识文章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富有韵律的语言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高洁、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督预示标
(一)小组长检查并汇报学生预习情况。
(二)预习检测。
(幻灯片展示“预习督导”题目)
(设计意图:①预防小组长检查不认真,落实“督预”, ②补充相关的材料。)
(三) 根据学清,生成学习目标。
预设如下(依学情修改完善,如酌情去掉第一个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及铭文的特点。
2、领会相关词句的含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怀,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4、学习文章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5、能背诵、默写课文。
二、自学梳理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诵读课文,划出韵脚,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韵味和情感。
2、结合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并做课后第二题。
3、“陋室”陋在何处?作者认为“陋室”陋吗?
4、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作者是怎样突出表现这一用意的?
(二)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展开自学,梳理出自己的想不通和想得很好的内容。
三、小组答疑
(一)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小组答疑,统一思想(理由较充分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有选择的交班级讨论)。
(二)安排好本组要在全班重点展示的议题,及由谁来展示谁负责补充。
四、 展示评价
(一)朗读课文。
1、找出韵脚,商讨节奏。(可以预示出韵脚,节奏,各错一个,让学生评论找出来。)
2、朗读展示(展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两句)。
3、学生点评,如认为有不当之处,说明原因,并可以展示自己小组的不同读法(可只读有异议的部分)。教师指导,渗透方法。
4、范读。
5、齐读。
(二)疏通文意。
1、分组分句翻译 。
2、通译全文。
(三)品读赏析,合作探究。
以解疑为线索,品读赏析重点句子,深入理解课文,明确主旨,学习方法。
1、“陋室”陋在何处?
2、在作者看来,“陋室”是陋还是不陋?为什么?请结合文中语句来说明。
3、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作者是怎样突出表现这一用意的?
让学生充分展示、讨论,引导明确。
(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力,相机渗透学习方法,如引导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方法,或直接来用,或以之为撬板获得新知新法,理解文章对互文、比兴等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写作方法法的成功运用。)
(四)美读悟读,体悟情感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及屏幕所示方法,朗读、背诵。
教师巡回指导朗读并解答疑难。
五、联系拓展
(一)总结归纳。
讨论课后习题二,联系以前所学总结重点词的用法。
(二)激情创作。
1、以“___不在___,___则___”的格式写一则座右铭。(选材要联系生活实际,如生活和学习用品、家庭。)
2、仿课文写一篇较长的铭文。
可以任选一题,注意铭的特点(如句式整齐,一般押韵)。
(三)佳作展示。
六、总结导预
(一)总结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回顾总结,看有没有未完成的目标。针对遗憾布置复习任务。(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二)导预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并欣赏了幽雅的陋室,体悟了刘禹锡先生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了互文、比兴、托物言志等手法,老师感到十分充实、高兴。
下一节,我们又将一同走进李白、范仲淹、马致远的世界,向他们问道诗、词、曲。请同学们做好“诵读欣赏”的预习:划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熟读课文,做好批注。
附: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陋室 自然环境幽雅:苔绿、草青
德馨 交往人物不俗:有鸿儒、无白丁 不慕荣利
不陋 生活情趣高雅:可以……素琴、金经 安贫乐道
无……无……
托物 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