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鲁迅《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33661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迅《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兰州新区秦川镇初级中学 苗承江 2017年4月12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情景激趣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大家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对,这是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 欣赏完悦耳动听的歌曲,接着我们接着用视觉来欣赏两组优美的雪景图片:(展示图片)江南的雪、北方的雪。 大家说,这两组展示我国大江南北的雪景图美不美?欣赏完动听的歌曲和美丽的雪景图后,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跟随鲁迅先生去看看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有什么不一样?探究鲁迅先生赋予了雪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展示课题《雪》) 二、简介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1.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本文选自哪里? 《野草》 2.写作背景: 《雪》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现实环境的严酷反映在这篇散文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3.体裁: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将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篇幅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字词学习: 磬口( qìng) 脂粉奁(lián) 凛冽:(lǐn liè )刺骨地寒冷。 博识:学识丰富。消释:消融;溶化。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四、朗读并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视频,播放零海岸的朗读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提问:同学们感觉朗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2.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3)用情朗读,用心感受。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3. 展示听读和自由朗读的收获。 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4.层次疏理内容概括: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五、初步感知课文(第一部分): 1.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滋润美艳之至。 师提问:“至”是什么意思? 到了极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的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师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让你描绘出这四幅图会是什么样子: (展示图片)图片欣赏: 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冷绿的杂草。 3.如此滋润美艳的江南雪景能不能持久呢?为什么? 虽滋润美艳、但不能持久。 4.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故乡的深情怀念,略有遗憾。 5.认真阅读下面屏幕上展示的节选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节选(一):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1)冰冷、坚硬、灿烂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 温度、硬度、颜色。三个修饰语,从温度、硬度和颜色三个不同角度写出了雪花“冷” 、 “硬”和“白”的特点,显示了雪花不向严寒屈服的品格。 (2)“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此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喻还是暗喻?有什么作用? 比喻,形容其滋润美艳。作者用两个极含表现力的比喻:“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一虚一实,形象的写出了江南雪景的滋润美艳特质。 节选(二):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哪些地方是实写?描写了哪些景物? “雪野中……冷绿的杂草”。山茶、梅花、腊梅花、杂草。 (2)请同学们找出变现颜色的词语,画面中的主色调是什么?这些色彩强烈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通过宝珠山茶的血红,单瓣梅花的白中隐青,磬口腊梅花的深黄和杂草的冷绿与雪野的洁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江南的雪是色彩斑斓、明艳秀丽的。 (3)哪些地方是虚写? “但我眼前……嗡嗡的闹着”。 (4)老师有一个疑问,第1小节已经交代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为何还要写2、3两个小节呢?它们是多余的吗? 生:塑雪罗汉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师:我觉得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 生:塑雪罗汉也能够写出江南雪的美。 师:对,这种手法我们是学过的。在《春》这篇文章里,为了显示出春草的美丽,作者说,“坐着、躺着、踢几脚球,赛几趟跑……”为什么要写草地上的这些活动呢?这是侧面表现春草的美。写塑雪罗汉也是这样,侧面衬托江南雪野之美。请同学们在课文空白处标注:侧面衬托。第三小节呢?与写江南雪的美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在读这个小节的时候,咱们还是要继续关注这个小节的关键词“消释”。 生:这里写南方的雪消释得快与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形成对比。 师:它虽然是美的,但是消逝得快,这是一种短暂的美。 六、小结: 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朗读文章的前三自然段,跟着鲁迅去感受南方雪的那种滋润美艳,(生齐声朗读) 七、作业安排: 1.课后“研讨与练习”1-3题; 2.完成配套练习册1、2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