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联网测试题参考答案(C卷)
一、单选题(80)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远程医疗的核心部件与传统远程医疗的差别是在病人身边增设了(C),以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
C.无线传感网络
二、多选题
1.第二次科技革命以(BC )的出现为标志。 A.内燃机B.电灯C.电动机D.发电机
2.下列属于网联网关键技术的有( ABCD ) A.射频识别B.传感器C.智能芯片D.无线传输网络
3. 目前物联网有了一定技术储备,在(BCD )等方面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A.智能家居 B.物流 C.零售 D.工业自动化
4. 物联网具有智能属性,可进行( ABC )。 A.智能控制B.自动监测C.自动操作D.自动修正
5.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ABD )组成。 A.电子标签 B.阅读器 C.感应系统 D.数据管理系统
6. .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BC ) 。 A.完成数据信息存储 B.完成数据信息管理 C.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控制 D.对电子标签进行能量补充
7. (BCD )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A.射频技术 B.传感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信技术
8.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分为(CD )等部分。 A.无线路由器 B.组网线路 C.无线传感网络节点 D.组网技术
9. 下列属于物联网基本特征的是(ABCD ) 。 A.互联化 B.网络化 C.感知化 D.智能化
10. 对象名字解析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BCD ) 。 A.子对象名字服务器 B.区域对象名字服务器 C.根对象名字服务器 D.本地对象名字解析服务器
三、填空题
1. 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分级管理、协调联动”的设计原则,应用国际先进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控制区域内交通流的实时监视、检测、控制和协调功能,有效地改善控制区域内的交通状况。
2. 智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要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3.
4. 家用中央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中央净水系统、中央软水系统、 中央纯水系统三个部分
5. 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 被采纳,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6. 所有的这些问题使得物联网安全上升到国家层面 ,成 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判断题
1-5:√××××
6-10:√√√√×
11-15:×××××
16-20:×××√√
五、简答题
1. “智慧农业”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将农田、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基地等生产单位和周边的生态环境视为整体,并通过对其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关系进行系统、精密运算,保障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如定量施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经处理排放的畜禽粪便不会造成水和大气污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1]
“智慧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并将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联动完成农业生产、管理。这种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产业。
“智慧农业”能够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完善的农业科技和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使农业相关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远程学习农业知识,获取各种科技和农产品供求信息;专家系统和信息化终端成为农业生产者的大脑,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改变了单纯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彻底转变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传统农业落后、科技含量低的观念。另外,智慧农业阶段,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益越来越高,迫使小农生产被市场淘汰,必将催生以大规模农业协会为主体的农业组织体系。
智慧农业谷功能构建包括特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农科总部园区和高端休闲体验区,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精准管理、推进耕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2.
(1)结构清晰简单:由于视频服务器通过软件管理平台实现了模拟系统中视频矩阵、画面分割器等设备的众多功能,并通过电脑硬盘实现录像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集成度高。
(2)管理应用简便:由于数字监控系统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绝大部分系统控制管理功能通过电脑实现,无须模拟系统中众多繁杂的设备,减轻了操作维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强度。
(3)强大的操作功能:多种显示模式;多画面智能切换轮巡;多种预警模式;实时、定时、报警触发、随时启停等多种录像方式;图片抓拍打印;智能快速录像回放查询等等。
(4)监控查看简便:由于全数字化网络视频集中监控模式基于网络的特性,无须增加设备投资,网络上的远程或本地监控中心均可以实时监控、录像或任意回放一个或多个监控现场画面,授权的联网电脑也可以实现监控功能,避免了地理位置间隔原因造成监督管理的不便和缺位。
(5)极高的安全能力:图像掩码技术,防止非法篡改录像资料;网络上的任意授权电脑均可以进行录像备份,有效防止恶意破坏;网络故障断网缓存功能,有效保护视频数据;视频中断主机报警功能;授权分级管理功能;强大日志管理功能;
(6)无限的无缝扩展能力:监控摄像机的增加主要是前端的远程监控点增加,而监控前端通过IP地址进行标识,增加设备只是意味着IP地址的扩充,简单的结构可以组成庞大的多级监控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