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227315 上传时间:2025-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公司事故应急总预案》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为了控制火灾突发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 将事故对人、 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 特编制此应急救援预案: 一、 公司成立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总 指 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安全副总经理 后勤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机电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成 员: 保卫科长 供管科长 机运科长 安检科长 生产技术科科长 综合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地点: 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 调度室负责人 (兼) 二、 应急救援反应的机构及其职责 1、 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及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 并建立应急通信与警报、 储备抢险、 救援、 救护方面的装备、 物质; 2、 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信号; 3、 向上级部门、 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4、 负责事故调查和组织工作, 并对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进行总结。 三、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修订, 并报领导小组审核; 2、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策划演练活动; 3、 负责督促检查本预案涉及的救援队伍、 救援器材的落实。 四、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地点及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 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公司调度室, 调度室主任任应急指挥部主任。其职责为: 调度室必须张贴有应急救援反应组织所有队员的通讯电话号码, 接到地面重大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首先通知应急反应总指挥, 通知应急救援反应组织所有队员及时到达公司调度室, 做好救援准备; 传达应急反应总指挥所下达的各项命令。 2、 应急反应总指挥: 总经理, 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 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全面负责组织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指挥整个应急救援反应组织, 包括对所有保护公众、 员工、 环境和设施的行动, 包括对事故的救援和控制的指挥。联络与企业外应急反应的人员、 部门、 组织和机构;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 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安全副总经理, 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替其履行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向应急反应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协调、 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 设备以支援现场救援工作。 4、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生产副总经理是直接事故现场最高级别的应急反应组织指挥, 负责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与协调, 保证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控制紧急情况和配合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协调现场应急行动。 5、 应急救援反应组织成员: 后勤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经理、 机运科长、 安检科长、 供管科长、 保卫科长、 生产技术科长、 综合办主任。其职责为: 负责各所属业务范围内的技术工作、 设备供应、 通讯联系、 医疗服务等工作。 五、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 1、 供电照明设施布置不规范、 线路短路、 线路老化、 以及人为火种、 雷击、 静电火花等点火源的存在, 均能造成火灾事故; 2、 可燃物存放处, 如木场、 仓库等物品存放数量较大, 品种繁多, 如果堆放不合理时, 遇高温天气或管理与防护不当, 遭遇明火或自燃后, 极易发生火灾; 3、 油脂类存放处或使用点, 一但线路短路或遇明火等, 极易发生火灾。 六、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 地面供电线路、 木料厂、 仓库、 车间、 地面变电所等场所。 七、 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1、 加强对火种的管理, 工业广场内严禁吸烟, 对可能产生火灾的地点附近不得使用明火, 如确需动用火种时, 必须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 加大对供电线路的检查力度, 供电线路用电负荷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解决线路散热问题; 3、 加大对上述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的检查力度, 各单位要负责本业务内的自主保安; 并有相应的防火管理台帐; 4、 加大对员工进行火灾知识方面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员工素质, 所有员工都必须熟悉本预案, 消灭一切隐患根源, 争取尽早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 应急人员须知报警知识     事故初期阶段, 在场人员如能采取正确方法, 就能迅速控制事故的蔓延。首先要靠在场群众自救, 力争将事故控制在初期阶段。事故发生后, 在场人员在立即进行扑救的同时, 要及时报警, 以便应急组织人员前来参加扑救。报警包括: 向周围报警, 向单位领导报警、 向医院报警。报警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地点、 道路交通路线、 事故初期部位。 事故联系电话: 火警 119 急救 120 公司保卫科: 85020760 九、 应急设施常识(应急设施种类和各种灭火材料的灭火原理) ( 一) 、 应急设施的种类 灭火器、 消防水管、 消防砂等。 ( 二) 、 应急设施使用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氧化剂、 着火源。相应的灭火方法有四种: 隔离法、 窒息法、 冷却法、 抑制法, 不论哪种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使连锁反应终止。 1、 水的灭火作用: 冷却作用、 氧的稀释作用、 对水溶性可燃液体的稀释作用、 水力冲击作用。 2、 干粉灭火器灭火 3、 灭火机理: 干粉灭火器灭火时, 主要是抑制作用。燃烧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燃烧在高温作用下, 吸收了活化能而被活化, 产生了大量的活性基团, 当大量干粉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 能够大大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团, 使其数量急剧减少, 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从而使火焰熄灭。 4、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内装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 先拔下保险销, 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 握住提把, 然后用力按下压把, 开启阀门, 气体充入筒内, 干粉即从喷嘴喷出灭火。 5、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的物品附近、 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 灭火器各连接处不得松动, 喷嘴塞盖不能脱落, 保证密封性能。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 如发现灭火剂结块或储气瓶气量不足时, 应及时更换灭火器。灭火器一经使用必须进行更换。灭火器必须标明维修日期和维修厂家。 6、 应急和逃生: 熟悉周围环境, 了解安全出口、 安全通道的路径。 十、 现场急救 ( 一) 、 烧伤急救 1、 着火事故发生后, 必须沉着冷静。多人烧伤, 应区别轻重缓急, 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 2、 迅速脱离火源, 将伤员搬离现场, 尽快脱去着火衣服, 如来不及脱衣, 就地慢慢滚动或用水浇灭。严禁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烟, 以免引起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3、 如伤员口渴, 可饮少量盐开水、 盐豆浆等, 不可喝生水或过多喝开水。 4、 经初救后, 速送附近医院。 ( 二) 、 触电急救: 1、 应迅速拉开开关, 切断电源。 2、 如条件不允许, 可用带绝缘手柄的物体把电线切断。 3、 如果导线搭在触电者身上, 可用绝缘物把导线挑开。 4、 如触电者神志清醒, 应将其抬到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 舒适的躺下, 并严密观察呼吸和心脏的跳动。 5、 如验证触电者呼吸停止时, 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十一、 应急响应 ( 一) 、 报告程序 1、 事故发生后, 现场目击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报告, 如发生火灾, 立即拨打火警119, 如有人员伤亡, 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 同时向公司调度室报告。 2、 调度室立即向总经理报告, 不得延误, 总经理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3、 得到总经理启动预案的命令后, 调室立即向各应急救援队伍通报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组织急救。 ( 二) 、 人员疏散、 现场警戒、 现场受伤人员急救: 各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 要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在保证受伤人员得到第一时间救治的基础上, 各司其职, 协助抢救、 设立警戒区域, 疏散人群, 组织灭火。如果情况危急, 靠公司力量难于控制火情时, 救援队伍要迅速组织逃生, 设置警戒岗哨, 杜绝闲杂人员进入, 并派专人等待引导专业消防车辆。同时迅速疏通安全通道, 以保证救援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 三) 、 紧急情况的控制 1、 如电路、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 首先应切断电源, 使得可靠停电。 2、 迅速使用已备好的灭火器和消防用水灭火。 3、 在扑救火灾时, 要保证人身安全, 防止其它人触电或爆炸等意外伤人。 4、 现场恢复: 在抢险过程中使用的灭火设施, 应及时恢复原始状态, 用空的灭火器及时更换。若发生火灾, 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换, 破坏的设备、 严格按照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及时清理, 使现场恢复原样。 十二、 应急演习 1、 演习时间: 每年6月份进行。 2、 演习方式: 桌面演习或现场模拟演习。 3、 桌面演习: 以会议方式在室内进行,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与相关人员参加, 由安检科对演习情景、 预案进行口头演习, 口头演习结束后, 由参加人员讨论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4、 现场模拟演习: 针对重点应急目标, 演习岗位人员报警、 人员急救、 紧急处理及现场恢复等。 5、 演习方案编制: 每次演习要编制演习方案, 内容包括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预定演习过程、 预期目的等。 6、 演习参加人员: 演习人员、 观摩人员和评价人员。 7、 演习评审: 演习结束后, 对演习组织情况和预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对发现的问题制订纠正措施予以完善。 十三、 事故发生后, 公司要将事故发生的情况第一时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并及时对预案进行评审, 对不合理处进行修订, 使其更具操作性。    郑州鹤郑嵘达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