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复核总分
复核人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题分
25
10
10
15
20
20
合分人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 中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 C) 种等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 城市火灾按其初起可燃物类型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类固体火灾、 类液体火灾、 ( A) 和类金属火灾。
A.类气体火灾 B.类有机物火灾
C.类无机物火灾 D.类非金属火灾
3.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 B) 。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4. 钢材的蠕变在较低温度时就会产生, 在温度高于一定比例时比较明显, 温度越( D) 蠕变现象越明显。
A.低 B.小 C.降低 D.高
5. 建筑高度是指( A) , 屋顶上的水箱间、 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A.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B.建筑物室内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C.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顶层的高度
D.建筑物室内地面到其顶层的高度
6.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 闪点被用来对生产和储存液态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其中, 乙类液体为( B) 的液体。
A.18°C≤闪点﹤28°C B.28°C≤闪点﹤60°C
C.38°C≤闪点﹤60°C D.48°C≤闪点﹤80°C
7. 轰燃是室内火灾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它标志着火灾第( C) 阶段全盛时期的开始。
A.一 B.二 C.三 D.四
8. 工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 D) 类。
A.一 B.二 C.三 D.五
9. 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 一级建筑物的承重墙、 楼梯间墙和支承多层的柱, 其耐火极限规定为( D) 小时。
A.6 B.5 C.4 D.3
10.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 对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的高层民用建筑, 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 A) 。
A.增加1倍 B.增加2倍 C.减小1倍 D.减小2倍
11. 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B) 小时。
A.1 B.0.9 C.1.2 D.1.5
12. 自动扶梯的防火设计, 采用( A) 材料作装饰材料。
A.不燃烧 B.易燃 C.可燃 D.防水
13.水平防火分区能够阻止火灾在楼层的( D) 方向蔓延。
A.纵向 B.竖向 C.垂直 D.水平
14. 用于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 宜做成自动兼手动的平开门或推拉门, 而且在关闭后能从门的( A) 用手开启。
A.任何一侧 B.内侧 C.外侧 D.左侧
15. 为防火灾从外墙窗口向上层楼房蔓延,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窗槛墙的( B) 或在窗口上方设防火挑檐。
A.宽度 B.高度 C.硬度 D.强度
16.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前室的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D) 平方米,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
A.2 B.3 C.4 D.6
17. 避难层的设置,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 不宜超过( B) 。
A.10层 B.15层 C.20层 D.25层
18.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 且标准层的面积超过( C) 平方米的公共建筑, 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A.500 B.800 C.1000 D.1500
19. 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B) 米。
A.2.0 B.5.0 C.3.0 D.7.0
20.一般见百人宽度指标来表示( A) 的宽度。
A.安全出口 B.防火门 C.疏散通道 D.防火窗
21. 影剧院、 礼堂的观众厅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B) 人。
A.100 B.250 C.400 D.450
22.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时, 安全出口的数目可设为( A) 个。
A.1 B.2 C.3 D.4
23.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C) 米。
A.0.5 B.0.8 C.1.1 D.2
24.厂房底层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B) 米。
A.0.8 B.1.4 C.2.5 D.3
25. 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工厂和大型液化石油储存基地, 应布置在城市的( C) 。
A.上风向 B.左风向 C.下风向 D.右风向
二、 填空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6.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 发光 的剧烈氧化反应。
27.建筑物内火灾的蔓延主要为内部蔓延和 外部蔓延 。
28.确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有3个条件: 即失去支持能力、 完整性被破坏 、 失去隔火作用。
29.地震类型按其震源深度, 分为深源地震、 中源地震、 浅源地震 。
30.可燃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是 自燃 。
31.与屋脊方向垂直防火墙称为 横向防火墙 。
32.火灾在相邻建筑物间蔓延的主要途径为热辐射、 热对流 、 飞火作用和火焰直接接触延烧。
33.疏散设施按所在位置分为 水平疏散设施 和垂直疏散设施。
34.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的数目, 不应少于 2个 。
35.世界两大地震带为 环太平洋地震带 和欧亚地震带。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 判断改错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改正。
36.生产性建筑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甲、 乙、 丙、 丁。( ×)
答: 生产性建筑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甲、 乙、 丙、 丁、 戊。
37.纸张的燃点是130摄氏度。( √)
38.甲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时, 安全出口的数目, 不应少于两个。( ×)
答: 可设为一个
39.建筑内部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 伸缩缝、 抗震缝等。( √)
40.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隔构件( 隔墙、 吊顶、 门窗) 一般采用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指标。( √)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 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 共15分)
41.中庭
得分
答: 中庭是在建筑的内部(1分)贯通上下楼层, (1分)并营造出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1分)
42.避难层
得分
答: 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所用的楼层。( 2分) 如果避难时采用的几个房间, 就叫避难间。( 1分)
43.第二类危险源
得分
答: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的措施( 屏蔽) 失控、 失效或破坏( 2分) 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源。( 1分)
44.允许疏散时间
得分
答: 允许疏散时间: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 1分) 人员能够疏散到安全场所的时间叫允许疏散时间。( 2分)
45.安全核
得分
答: 安全核就是由火荷小的交通电梯、 电梯厅、 电梯边的主楼梯、 电梯厅前室等空间和安全保护设施有机组成的交通核, ( 1分) 利用防火墙(门)加以防火隔断围护、 ( 1分) 并配之以防排烟设施所形成的安全区。( 1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五、 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46.简述灭火基本方法。
得分
答: (1)隔离法: 将火源处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 (1分)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 (1分)
(3)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在燃点之下; (1分)
(4)抑制法: 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2分)
47.简述闪点及其与火灾的关系。
得分
答: (1)闪点是衡量各种液态可燃物质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重要依据。(2分)
(2)闪点愈低, 愈容易蒸发可燃蒸汽和气体, (2分)其火灾的危险性越大。(1分)
48.简述火灾荷载密度的计算方法。
得分
答: (1)固定火灾荷载Q1; (1分)
(2)活动式火灾荷载Q2; (1分)
(3)临时性火灾荷载Q3; (1分)
(4)火灾荷载能够表示为Q=Q1+Q2+Q3; (1分)
( 5) 火灾荷载的密度能够表示为q=Q/A=(Q1+Q2+Q3)/A。A为面积。(1分)
49.简述防火分隔设施的种类。
得分
答: (1)防火墙; (2分)
(2)防火门; (1分)
(3)防火窗; (1分)
(4)防火卷帘; (1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六、 论述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50.试述建筑内部采用可燃、 易燃性材料装修的火灾危险性。
得分
答: ( 1) 可燃内装修增加了建筑火灾发生的机率; (2分)
( 2) 可燃内装修加速了火灾到达轰然; (2分)
( 3) 可燃的内装修会助长火灾的蔓延; (2分)
( 4) 可燃的内装修材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2分)
具体论述。(2分)
51.分析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得分
答: (1)构件的整体性、 均质性; (1分)
(2)组成构件的材料的导热性; (1分)
(3)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1分)
(4)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1分)
(5)构件表层保护层的厚度; (1分)
(6)其它如材料的强度、 构件的配筋率、 构件的受力状态、 支承条件等也都对构件的耐
火极限有很大的影响。(2分)
具体论述。(3分)
展开阅读全文